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
材料二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见下图)。

(1)结合材料一,描述杭州人口的变化趋势。
(2)杭州市政府决定撤销“杭州市控制城市人口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从环境人口容量的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3)舟山群岛的优势自然资源包括 ;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其面积有 趋势。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材料一 “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

材料二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见下图)。

(1)结合材料一,描述杭州人口的变化趋势。
(2)杭州市政府决定撤销“杭州市控制城市人口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从环境人口容量的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3)舟山群岛的优势自然资源包括 ;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其面积有 趋势。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资源,资源的消耗会导致环境问题,环境对人口的生产、分布又具有限制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人口与土地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人口与水资源的关系正确的叙述为( )
【小题1】关于人口与土地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土地使用较合理,土地承受的压力小,所以人口数量多 |
B.发达国家对土地使用不合理,土地承受的压力大,故人口的数量少 |
C.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农村人口比例大,人均耕地少,土地承受压力大 |
D.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少,城市人口比例大,土地承受的压力小 |
A.发展中国家生产力落后,人均使用水资源的数量少,水资源危机小 |
B.发展中国家以农业经济为主,水资源受污染程度非常小 |
C.沿海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水资源危机 |
D.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大部分面临水资源不足的危机 |
关于矿产资源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目前,某些矿产资源的数量正在迅速减少,有些甚至出现枯竭 |
B.矿产资源是人类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
C.随着科技的进步,矿产资源被利用的种类将会增加 |
D.矿产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特点 |
(题文)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一个区域内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全国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下表,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
下图示意世界部分城市人口密度(a)与人均年石油消费量(b)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a越大,b越小 |
B.a越大’b越大 |
C.a越小,b越小 |
D.a、b无相关性 |
A.经济落后 |
B.石油缺乏 |
C.重视环保 |
D.地狭人稠 |
生物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生物承载力占全球比重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对一个国家的生物承载力没有太大影响的是( )
【小题2】下列有关各国生物承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对一个国家的生物承载力没有太大影响的是( )
A.人口数量 | B.气候条件 |
C.地形条件 | D.国土面积 |
A.中国比重大,因为青藏高原的面积大 |
B.巴西比重大,主要是因为国土面积大 |
C.印尼比重小,是因为国土面积小 |
D.印度比重小,主要是因为耕地面积小 |
下图为某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推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小题2】提高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 )
【小题3】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区别是( )

【小题1】推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A.新疆 |
B.湖北 |
C.山东 |
D.广东 |
A.大力开采地下水 |
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
C.跨流域调水 |
D.迅速扩大耕地面积 |
A.人口合理容量不考虑人们的生活水平 |
B.环境承载力考虑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
C.人口合理容量是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的人口数 |
D.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所示区域环境人口容量的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2)描述图中所示博格达峰山地针叶林带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过去疆内景区以团队游客为主,从2014年开始,游客多为自驾游、自助游,散客人数超过了团队游人数。
(3)简述到新疆的自驾游、自助游不断增多的原因,并结合新疆地理环境特征说明外地游客自驾游的注意事项。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4)简述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1)指出图中所示区域环境人口容量的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2)描述图中所示博格达峰山地针叶林带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过去疆内景区以团队游客为主,从2014年开始,游客多为自驾游、自助游,散客人数超过了团队游人数。
(3)简述到新疆的自驾游、自助游不断增多的原因,并结合新疆地理环境特征说明外地游客自驾游的注意事项。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4)简述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4分)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面图甲所示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乙示意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部分路段。

材料二:图丙为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

(1)图甲中人口分布特点是 ,本区域人口容量总体特征是 (高或低),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10分)
(2)简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6分)
(3)简述图甲中“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8分)
(4)说明地形(从海拔、坡向角度)对天山自然带分布的影响。(10分)
材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面图甲所示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乙示意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部分路段。

材料二:图丙为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

(1)图甲中人口分布特点是 ,本区域人口容量总体特征是 (高或低),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10分)
(2)简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6分)
(3)简述图甲中“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8分)
(4)说明地形(从海拔、坡向角度)对天山自然带分布的影响。(10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北京举行。会议为沿线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明确了行动方案。“一带一路”分别指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往返于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铁路货运“中欧班列”应运而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中欧班列运行线路示意图。

(1)“一带一路”穿越地广人稀的中亚地区,请你说出制约中亚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该因素形成的自然原因。
(2)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相比,中欧班列有哪些优点?
(3)请你为“一带一路”沿线死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北京举行。会议为沿线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明确了行动方案。“一带一路”分别指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往返于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铁路货运“中欧班列”应运而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中欧班列运行线路示意图。

(1)“一带一路”穿越地广人稀的中亚地区,请你说出制约中亚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该因素形成的自然原因。
(2)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相比,中欧班列有哪些优点?
(3)请你为“一带一路”沿线死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