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北京,北京的社会问题已越来越显现出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人口专家估计,到2020年北京市的宜居人口大约是1800万。作出该预测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
【小题2】北京市1990年60岁及其以上人口占该市总人口比重已达到10.1%(较全国平均水平提前10年进入老龄化),预计到2025年时该比重将达到30%。下列现象不属于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引起的是( )
【小题1】人口专家估计,到2020年北京市的宜居人口大约是1800万。作出该预测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
A.人口的身体素质状况 |
B.可提供水资源的总量 |
C.城市就业岗位需求量 |
D.人均生态空间的大小 |
A.养老保障负担日益沉重 |
B.就业压力加大 |
C.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 |
D.劳动力资源缺乏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从200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此次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下图为“2000年与2050年(预测)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

材料二 下面图甲为“1950—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统计图”,图乙为“1950—2050年中国和全球14岁以下与65岁及以上人口百分比(预测值)统计折线图”。

(1)据材料一中信息判断,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
①人口总量庞大 ②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 ③0—4岁年龄段男性人口多于女性 ④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
(2)结合材料二中图甲,说明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3)根据材料二中图乙可以看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首次超过14岁以下人口数量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年,试说明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以及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4)据材料分析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特点。
材料一 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从200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此次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下图为“2000年与2050年(预测)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

材料二 下面图甲为“1950—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统计图”,图乙为“1950—2050年中国和全球14岁以下与65岁及以上人口百分比(预测值)统计折线图”。

(1)据材料一中信息判断,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
①人口总量庞大 ②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 ③0—4岁年龄段男性人口多于女性 ④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3)根据材料二中图乙可以看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首次超过14岁以下人口数量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年,试说明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以及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4)据材料分析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特点。
图中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后回答:

(1)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
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A类国家主要位于下图中的阶段_________,
B类国家大部分位于下图的的阶段______(选填Ⅰ、Ⅱ、Ⅲ、Ⅳ)

(1)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
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A类国家主要位于下图中的阶段_________,
B类国家大部分位于下图的的阶段______(选填Ⅰ、Ⅱ、Ⅲ、Ⅳ)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深圳人口结构已经从2000年的“男少女多”演变成2010年的“男多女少”,性别结构发生“大逆转”。其原因主要是
A.产业结构的调整 | B.生育观念的变化 |
C.国家计生政策的调整 | D.社会福利的提高 |
(10分)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图回答问题:

(1)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代号),该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
(2)四个国家中,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 (代号),该国可能位于 洲;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它有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

(1)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代号),该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
(2)四个国家中,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 (代号),该国可能位于 洲;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它有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
读某国2014年人口金字塔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可能为( )
【小题2】从该国可以推断出( )

【小题1】该国可能为( )
A.德国 | B.中国 | C.新加坡 | D.印度 |
A.65岁以上人口数量男性多于女性 |
B.该国家人口主要以迁入为主 |
C.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就业压力大 |
D.0-14岁人口比重低,少儿负担较轻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上海市户籍常住人口1429.26万,外来常住人口996.42万。全年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4‰,全年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7‰,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户籍人口1438.69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13.98万,占总人口的28.8%,比上年增加了26.36万,增长6.8%,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了1.7个百分点。
(1)说明上海市常住人口的则增长特点________。
(2)指出大量人口流入上海可能给上海市带来的不利影响________。
(3)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说出该现象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_______。
2014年上海市户籍常住人口1429.26万,外来常住人口996.42万。全年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4‰,全年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7‰,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户籍人口1438.69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13.98万,占总人口的28.8%,比上年增加了26.36万,增长6.8%,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了1.7个百分点。
(1)说明上海市常住人口的则增长特点________。
(2)指出大量人口流入上海可能给上海市带来的不利影响________。
(3)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说出该现象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_______。
读下表数据资料及人口年龄构成图,回答:


(1)计算:甲组的总死亡率为 。
(2)乙组的人口构成与乙图中的哪一点比较接近 。
(3)按照各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
(4)产生上题所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1)计算:甲组的总死亡率为 。
(2)乙组的人口构成与乙图中的哪一点比较接近 。
(3)按照各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
(4)产生上题所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总人口为13.39亿人,年平均增长0.57%,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阅读材料及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由于 ( )
【小题2】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我国 ( )
【小题1】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由于 ( )
A.人口基数大 |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C.人口死亡率低 | D.国外人口迁入 |
A.养老保险制度十分完善 | B.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
C.人口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 D.人口再生产处于“现代型”阶段 |
下表示意2010年某省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差异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地区 老年人口比例 | 城市(%) | 镇(%) | 乡(%) |
60岁及以上 | 12.34 | 14.83 | 19.36 |
65岁及以上 | 8.21 | 10.16 | 13.39 |
80岁及以上 | 1.54 | 1.94 | 2.64 |
【小题1】导致该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乡镇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 |
B.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乡镇 |
C.人口平均寿命城市比乡短 |
D.人口出生率乡镇低于城市 |
①就业困难 ②土地闲置 ③养老负担加重 ④农业技术推广困难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