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第一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均增长0.57%。
材料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700万人,增长81.03%。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8.06,虽然比2005年和2009年人口抽样调查的性别比略有下降,但仍还是高于正常范围。
材料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和江苏省。
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户口登记地在其他县(市、区)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31281654人,占常住人口的30%,其中属于省外的为21498798人,省内的为9782856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其中省外人口增加6433920人,增长42.71%。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反映出我国人口的特点是
 
    
(2)从材料中可看出,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是 模式,形成这种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这种模式给我国带来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分析,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   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城市出现了 现象。
(4)根据资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0年间广东省的常住人口从第三位跃居第一位,而河南省却从第一位退至第三位?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表数据资料及乙图人口年龄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甲组的总死亡率为
(2)乙组的人口构成与上图中的哪一点比较接近
(3)按照各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
(4)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
(5)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发达国家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    
(6)某些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过慢,可能会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你认为这些国家可以采取的人口政策有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人口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经济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人口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又冲击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_______ ____   ,60、70年代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现在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________
(2)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 年。分析2010年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缓慢上升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  ____    ______    。将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表为“2005年某市人口的部分统计数据”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2005年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改革开放后,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试分析其成因。
(2)目前该市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已处于图中人口增长模式的第    阶段。

(3)图中能够表示该市人口年龄结构状况的点是    。从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来看,该市 (已经或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其可能产生的主要社会问题。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分别是“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比较图(1998年)”与“人口增长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在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_。
(2)在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_____。该大洲因此而出现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针对这样的问题该大洲该采取的对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2年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达到13‰、8‰、5‰,这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目前已经大体进入图中的第_________阶段。该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是:出生率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2008年我国人口数量及其构成表,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2008年的人口数据说明
A.我国劳动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B.我国城市化速度快
C.我国于2008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D.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小题2】图5中正确表示我国2008年人口年龄构成的点是
A.①B.②C.③D.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表数据资料回答问题:

(1)表中空白处分别填出甲乙两地区总人口死亡率,甲为_______, 乙为_________。
(2)分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___(“高”或“低”);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___(“高”或“低”)。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甲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型,乙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型。
(4)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发达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根据下列A、B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

(1)儿童占较高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____国,这说明该国人口发展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反映了该国属于____________(类型)国家。
(2)B国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约占20%左右,反映了该国人口年龄构成具有______的特点。若B国人口按现有趋势发展,且它是发达国家,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我国国情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下降到2008年的0.508%,但人口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必须严加控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0年9月10日发表了《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下图为《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公布的我国2000~2009年就业人员从事产业的比例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比例均衡
B.我国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人数最多
C.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例将继续降低
D.我国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小题2】下列关于导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
B.我国农村地区计划生育成效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C.农业的劳动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耕种单位面积耕地所需劳动力减少
D.我国长期以来不重视第一产业的发展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过程,城市化过程中也产生了问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日本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日本务农人口更是呈现出快速老龄化的趋势。有统计资料显示,如今在日本的农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7成,70岁以上的的老人也占据半壁江山,只有8.5%的农民在39岁以下。

材料二 某城市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图


材料三 东京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示意图。


(1)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材料一中的现象,分析这种农村老龄化形成的原因及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2)某城市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城市居民的居住问题。结合材料二描述该城市公共住房的分布规律及这样布局的好处。
(3)2011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一年,我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请结合材料三简述东京城市空间扩张模式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带来的的有益启示。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