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小题2】图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是( )

【小题1】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由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 | B.由欧洲沿海向内陆地区 |
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 | 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 |
A.由亚洲迁往欧洲 | B.由非洲迁往欧洲 |
C.由北美洲迁往欧洲 | D.由大洋洲迁往欧洲 |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市人口总量最少和最多的年份分别是( )
【小题2】对该地人口状况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小题1】该市人口总量最少和最多的年份分别是( )
A.1992年;2013年 | B.1995年;2010年 |
C.1992年;2010年 | D.1995年;2013年 |
A.该地区劳动力短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
B.净迁入率的变化加快了该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 |
C.净迁入率的变化导致交通、社会秩序的压力加大 |
D.该地区净迁入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增长率下降 |
读“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 )
①受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产生的②因南北战争引起的③因气候等环境因素引起的④受新兴产业的吸引产生的
【小题2】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小题1】“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 )
①受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产生的②因南北战争引起的③因气候等环境因素引起的④受新兴产业的吸引产生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读某年四城市人口变化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年四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排列的是( )
【小题2】关于城市④人口迁移对其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表中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下列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

【小题1】该年四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排列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④②③① | C.①③②④ | D.④③②① |
A.必然导致该城人口老龄化 | B.有利于该城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
C.必然加剧该城的环境污染 | D.可以缓解该城用地紧张的状况 |
A.地区政策 | B.晚婚习俗 | C.优美的环境 | D.文化观念 |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序号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序号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处于中低纬度 | B.多濒临海洋 |
C.经济高度发达 | D.多为平原地形 |
A.⑤—湿热 | B.⑥—干热 |
C.⑦—干旱 | D.⑧—高寒 |
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高,主要得益于( )
①资源丰富 ②科技发展水平高 ③对外开 放程度高 ④生活消费水平高
①资源丰富 ②科技发展水平高 ③对外开 放程度高 ④生活消费水平高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图为2013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我国与其他三国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发人员数量偏低 | 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 |
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 | D.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
下图为某城市2015年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城市2015年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小题2】制约该城市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1】该城市2015年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351万 | B.105.6万 |
C.97.3万 | D.85.4万 |
A.资源 |
B.科技发展水平 |
C.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
D.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 |
读图13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反映了

【小题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A.P′为环境最佳承载力 |
B.P-P′的区间是人口的最佳规模 |
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
D.P为环境承载力 |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
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
C.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负相关 |
D.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
甲图是某国“二战”后经济发展时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示意图,乙图是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国自2000年起人口死亡率明显上升的原因是( )
【小题2】若乙图①②③④中的某点所示人口年龄构成情况能够与该国2005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情况相符,则2005年该国的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依次为 ( )

【小题1】该国自2000年起人口死亡率明显上升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
B.战争 |
C.老年人口比例大,老龄化现象严重 |
D.医疗卫生条件太差 |
A.10.5%、80%、9% |
B.20%、70%、10% |
C.18%、80%、5% |
D.31%、5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