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由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
B.由欧洲沿海向内陆地区
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
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
【小题2】图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是( )
A.由亚洲迁往欧洲
B.由非洲迁往欧洲
C.由北美洲迁往欧洲
D.由大洋洲迁往欧洲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4-04 04:40: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东北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明清时更多农民来此开荒并定居下来,尤其是山东人,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闯关东”。改革开放后山东经济增长迅速,现在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完全反转,出现了“雁南飞”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有关“闯关东”产生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山东人多地少 ②山东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不断
③山东自然灾害频繁,生产力低下 ④关东地广人稀,沃野千里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小题2】有关“雁南飞”现象对山东省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劳动力增多,促进经济发展
B.加剧当地人地矛盾和环境压力
C.有利于山东省人力资源的提升
D.缩小山东省东西部差异
同类题2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来自中间的障碍因素。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近些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⑤
C.③
D.④
【小题3】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C.④
D.⑥
【小题4】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决定性因素是( )
A.①
B.②
C.③
D.⑥
同类题3
下图示意我国1982~2017年国内流动人口数量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15年后,我国流动人口增长规模下降,主要是因为( )
A.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
B.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C.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提高
D.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
【小题2】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
A.阻碍沿海地区产业转型
B.优化人力资本的配置
C.农村空巢老人明显增多
D.城镇化水平快速下降
同类题4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及全国的部分人口数据。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02年至2014年
A.医疗条件改善,全国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
B.甲地就业吸引力强,劳动人口比重提升
C.乙地迁入人口多,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D.自然增长率低,两地劳动人口抚养负担加重
【小题2】据表中信息推断,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甲地可重点发展
①有色金属冶炼业 ②信息服务产业 ③大型建材生产产业 ④生物医疗产业 ⑤商务会展产业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同类题5
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年龄构成”状况如下表所示。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农业从业人员年龄构成(%)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20岁以下
4.2
4.9
6.4
21-30岁
13.5
13.8
16.5
31-40岁
22.0
24.5
25.3
41-50岁
25.0
23.5
20.6
51岁以上
35.3
33.3
31.2
【小题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
A.西部地区农业从业人员中,31-40岁比重最大
B.20岁以下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中部地区最大
C.41-50岁的农业从业人数,东部地区最多
D.40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东部地区最大
【小题2】我国东部地区40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机械化水平低
B.农业劳动强度大
C.二、三产业吸纳中青年人口多
D.计划生育政策影响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