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A图为某地不同阶段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状况图,B图为①②③④四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坐标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仅考虑人口自然增长的情况,A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阶段中,人口总数最多的是(  )
A.甲阶段B.乙阶段
C.丙阶段D.丁阶段
【小题2】B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示的人口增长特点与A图中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基本对应的是
(  )
A.①—甲B.②—乙
C.③—丁D.④—丁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某四城市城区人口资料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四城市中,人口总量最多的是(  )
A.①城市B.②城市
C.③城市D.④城市
【小题2】目前④城市的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人口出生率较低
B.中青年人口大量迁出
C.人口总量较大
D.外来老年人口大量迁入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6年1月1日起,国家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继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我国人口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该政策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密切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大于7%时,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此并结合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人口老龄化预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后,我国未来10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比重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2)新人口政策的实施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期影响可能有哪些?
(3)有人认为,国家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后,我国的生态环境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出理由。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日本总务省2016年2月26日公布的最新日本人口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1日,日本总人口为1.27亿人,其中包括在日本居住时间超过3个月的外国人,较上次人口普查(2010年)减少94.7万人,降幅为0.7%,为日本1920年实行人口调查以来首次出现减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日本人口特征是(  )
A.0~14岁人口比重增大B.迁入人口迅速减少
C.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D.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小题2】日本政府提出“建设1亿总活跃社会”的施政目标,为了使日本在50年后仍维持在1亿人口的水平,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提高人口生育率B.降低人口死亡率
C.提高人口迁移率D.延长人口寿命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上海各区县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心城区外来人口减少,周围郊区外来人口增加
B.上海外来人口规模呈波状递减
C.西、南部郊区外来人口增长快于东、北部郊区
D.上海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由中心城区向郊区递增
【小题2】上海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变化给中心城区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A.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B.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C.缓解人地矛盾,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
D.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为2004—2013年春节黄金周的气温城乡差与其背景场(春节黄金周前后2—3周的平均 )的对比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把气象条件排除在外,与表中所示城乡温度差异变化关系最直接的是
A.烟花爆竹燃放B.春节一周假期
C.人口流动迁移D.节日鲜花上市
【小题2】影响三亚春节周气温城乡差与其背景场对比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A.历史因素B.政治因素
C.地理环境因素D.社会因素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国科学院发表的《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报告中所指“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A.环境承载力B.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
C.人口合理容量D.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小题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科技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的是
A.B.
C.D.
【小题3】为提高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持续扩大耕地面积
C.不断增大城市用地面积D.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环境人口容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消费水平B.环境C.技术D.资源
【小题2】下列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与其呈负相关的是
A.地区消费水平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D.资源
【小题3】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下图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陆地面积约937万km2,人口超过3亿,人口密度约33人/km2,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美国大约有1/4的土地用于农业及城市、道路建设用地。美国人消耗了全球23%的能源、15%的肉类和28%的纸张,人均产生的垃圾和排放的二氧化碳分别是世界平均的2倍和5倍。
(1)指出材料一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人口潜力最小的地区,并说明其主要限制性因素。
(2)美国人口是否会对全球的资源与环境带来压力,小明持肯定的观点,小红持否定的观点。综合考虑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你支持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大陆人口为13.319亿,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7 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而1990年到200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07%。2011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193%,死亡率为0.714%,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479%。
材料二 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时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材料三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我国2013年春运从1月26日起至3月6日,为期40天,在此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超过34亿人次。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该问题大约在________年开始出现,简述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应对提出合理化建议。
(3)指出我国春运的方向。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