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_______________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_______________的人口数量。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___________和人口___________。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___________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读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2007年,该市流动人口大约是有户籍人口的( )。
【小题2】该市近三十年人口迅猛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1】2007年,该市流动人口大约是有户籍人口的( )。
A.2倍 | B.4倍 | C.6倍 | D.8倍 |
A.气候暖湿,环境优美 |
B.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
C.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 |
D.优惠政策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 |
下图为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根据人口发展过程的特点,将人口增长划分为以下阶段。认真分析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A曲线表示( )。
【小题2】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C曲线表示的是( )。
【小题3】下面符合人口增长模式转变顺序的是( )。

【小题1】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A曲线表示( )。
A.死亡率 | B.出生率 |
C.自然增长率 |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
A.死亡率 | B.出生率 |
C.自然增长率 |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
A.过渡模式→“高高低”模式→“三低”模式 |
B.“高高低”模式→“三低”模式→过渡模式 |
C.“高高低”模式→过渡模式→“三低”模式 |
D.“三低”模式→“高高低”模式→过渡模式 |
图甲为我国人口负担系数(含预测)曲线图[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图乙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2010年之前的10年和之后的10年,我国人口负担系数曲线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分别是( )
【小题2】2000年至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特点及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

【小题1】2010年之前的10年和之后的10年,我国人口负担系数曲线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分别是( )
A.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65岁及以上人口数减少 |
B.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14岁及以下人口数增加 |
C.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 |
D.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 |
A.人口老龄化减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
B.出生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年龄结构失衡 |
C.劳动人口过少,失业率下降 |
D.劳动力供给充足,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
下图是我国人口相关数据统计图。出生人口性别比为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时期,我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图示时期,我国( )

【小题1】图示时期,我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医疗卫生条件下降 | B.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
C.粮食供应缺口增大 | D.老龄人口比重增大 |
A.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 |
B.每年新增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 |
C.2010年与2011年新增人口数相同 |
D.2010年与2011年出生率相同 |
读中国1982年、2010年人口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
【小题2】1982年以来,影响中国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3】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有助于我国( )

【小题1】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A.经济因素 | B.社会文化因素 |
C.政治因素 | D.生态环境因素 |
A.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 |
B.增加人口合理容量 |
C.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
D.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下图为我市某校学生根据其所住社区某年不同年铃的人口迁出、迁入数量所绘例的统计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人口迁移使该社区
【小题2】该社区及附近迫切需要增加的配套功能是

【小题1】人口迁移使该社区
A.人口密度上升 | B.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
C.人口出生率下降 | D.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
A.医院 | B.养老院 | C.商场 | D.幼儿园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示意联合国人口类型划分标准。

材料二 下图示意国际比较中的中国老龄化进程(含预测)。

注:发展中国家数据中除去中国。
(1)说明中国老龄化的特点。
(2)为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
材料一 下表示意联合国人口类型划分标准。

材料二 下图示意国际比较中的中国老龄化进程(含预测)。

注:发展中国家数据中除去中国。
(1)说明中国老龄化的特点。
(2)为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
下图为2000~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
【小题2】2004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该市( )
【小题3】下列有关该市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或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1】图示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
A.2003年 | B.2005年 |
C.2007年 | D.2008年 |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
B.出现逆城市化 |
C.劳动力指向型企业减少 |
D.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
A.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 |
B.该市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 |
C.2001~2003年,该市劳动力指向型行业就业竞争激烈 |
D.2006~2008年该市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有所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