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 )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分类

(1)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同属于一般低安全度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状态优于其他五个人口大国,说出两国各自拥有的资源优势。
(2)巴基斯坦与中国同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两国的资源环境有何相同之处?B国也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日本属完全低安全度国家,其资源环境有何特点?
(4)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请提出相关建议。
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分类

(1)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同属于一般低安全度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状态优于其他五个人口大国,说出两国各自拥有的资源优势。
(2)巴基斯坦与中国同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两国的资源环境有何相同之处?B国也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日本属完全低安全度国家,其资源环境有何特点?
(4)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请提出相关建议。
下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 )


A.耕地面积在减少 | B.总人口数在增加 |
C.人均耕地在减少 |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
读“某市市内跨区人口迁移流向分布示意图(下图中箭头粗细表示迁移量大小)”,该市跨区人口迁移可能促使( )


A.全市总人口减少 |
B.近郊区人口密度减小 |
C.远郊区人口密度增大 |
D.城市边缘区人口分布不均衡 |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图和1990年-2008年上海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示意图。

根据图甲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据图乙说明,随着城市的发展1990-2005年上海人口数量在地域分布上变化,并说出2005-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
材料2: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有学者估算出2010年、2020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

(3)从水资源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高人口容量可采取的措施。
材料1: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图和1990年-2008年上海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示意图。

根据图甲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据图乙说明,随着城市的发展1990-2005年上海人口数量在地域分布上变化,并说出2005-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
材料2: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有学者估算出2010年、2020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

(3)从水资源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高人口容量可采取的措施。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首次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300万人。2015年,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2016年1月1日,我国实行全面二孩政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趋势得到扭转的年份最可能是
【小题2】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 ②发达地区和城市污染严重
③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④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和转移
【小题1】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趋势得到扭转的年份最可能是
A.2025年 | B.2030年 | C.2033年 | D.2040年 |
①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 ②发达地区和城市污染严重
③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④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和转移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④ |
读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
B.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
C.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同 |
D.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
A.2020年以来城市化水平先提高再下降 |
B.2010年城市化水平约为50% |
C.2030年以后郊区人口比重增速降低 |
D.2040年以后城市化水平基本不变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201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
材料二 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

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迁出地区构成 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迁入地区构成
材料三 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材料四 2010年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3)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过程的哪个阶段,该阶段容易产生的城市化问题有哪些。
材料一 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201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
材料二 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

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迁出地区构成 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迁入地区构成
材料三 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材料四 2010年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3)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过程的哪个阶段,该阶段容易产生的城市化问题有哪些。
2014年,目前北京61.5%的人口集中在“城六区”,“城六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837人,人口出生率为0.975%。下图为北京市2011~2014年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2011~2014年北京市( )
【小题2】北京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超过了世界上以人口密集著称的大伦敦(每平方千米5437人)和东京(每平方千米5984人)。这说明( )

【小题1】2011~2014年北京市( )
A.常住外来人口的增长速度呈逐渐加快趋势 |
B.常住外来人口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统计范畴 |
C.常住外来人口降低了北京人口老龄化程度 |
D.人口再生产模式为过渡型模式高增长阶段 |
A.北京市城市功能区分布过于集中 | B.北京市环境承载力高 |
C.我国城市化水平过高 | D.北京郊区自然环境恶化不宜居住 |
读下图“哈尔滨市人口增长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哈尔滨市人口增长分析不准确的是
【小题2】哈尔滨市的人口增长不会导致:

【小题1】对哈尔滨市人口增长分析不准确的是
A.哈尔滨城区人口最多时期是1985年—1990年之间 |
B.在2000年后人口增长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口的机械增长 |
C.在经过80年代生育高峰之后,从90年代开始自然增长进入低增长阶段 |
D.人口再生产类型现已进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率”的阶段 |
A.公共空间严重不足 | B.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
C.交通拥挤加剧 | D.城市功能分区合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