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在世界各大洲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已经出现了众多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环境污染B.水土流失C.荒漠化D.土壤盐碱化
【小题2】地球环境人口容量一直是学者讨论的话题,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世界人口总量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C.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D.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小题3】下列各国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的国家是(  )
A.日本B.加拿大C.德国D.科威特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美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美国人口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自东向西逐渐减少B.西部沿海地区人口较少
C.东北部人口稠密D.南部沿海人口稀少
【小题2】美国主要的人种是
A.黑种人B.白种人C.黄种人D.混血种人
【小题3】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策鼓励生育B.吸引海外移民数量大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接纳大量的国际难民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口经济学家认为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人口红利”时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以工作年龄人口占比65%为参考值,图示国家中最迟进入人口红利期的是
A.美国B.日本C.越南D.印度
【小题2】依图示信息推断,未来20年人口老龄化最突显的国家将是
A.日本B.美国C.中国D.印度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这意味着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近年我国连续调整了生育政策,目前我国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总数减少
B.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零,每年净增人口少
C.人口出生率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维持低水平
D.人口死亡率偏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小题2】“全面二孩”的人口新政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期影响可能是
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
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④改善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常住人口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的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代表上海市的数码最有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导致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条件B.资源状况C.经济因素D.国家政策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人口移动方向,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B.婚姻因素
C.水利工程建设D.文化因素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人口迁移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C.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分散为主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上海市Q区成为主要外来人员迁入地之一,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
A.主要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B.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
C.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园区
D.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
【小题2】导致Q地区成为上海的人口倒挂区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新网2011年4月28日电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报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 265 825 048相比,十年共增加73 899 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其中,0~14岁人口为222 459 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 616 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 648 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 831 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材料2:我国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根据材料1判断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2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何种人口问题____________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年。我国应如何应对此问题?。
(3)下面漫画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表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木桶效应”为: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能木桶的成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木桶的“短板”决定
A.环境承载力的大小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
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D.环境合理承载力的大小
【小题2】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  8000、6000、4500、10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A.耕地B.森林C.淡水D.矿产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研究城市带内各城市间的经济、人口联系,对于规划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实践意义。下图示意2007年皖江城市带(不包括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内城市经济联系和城市带内部分区域人口流动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皖江城市带内
A.各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程度比较均衡
B.合肥对整个城市带内经济都具有强辐射与带动力
C.滁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合肥市
D.形成以合肥、芜湖为中心的两个扇面形经济联系区域
【小题2】与其他城市对比,安庆、滁州、巢湖三市和合肥经济联系量规模较大的原因是
①政府管理部门的调控 ②经济互补性强
③地理位置邻近且交通便捷    ④防洪、抗早等压力较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3】皖江城市带内人口流动对铜陵的主要影响是
A.形成国内高科技产业中心B.增加当地劳动力数量
C.导致城市化进程放慢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