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浙江嘉兴联考)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读我国东部某省(市)2006—2014年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
【小题2】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
A.2012年达到最多 | B.持续下降 |
C.2010年后持续上升 | D.先减后增 |
A.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 B.人口自然增长快 |
C.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D.产业升级和转移 |
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2011年达到峰值9.25亿人,2012年比2011年减少345万,这是劳动年龄人口的首次下降。2012年开始逐年下降,2013年减少244万,2014年减少371万,2015年减少487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十年来我国( )
【小题2】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对我国产业影响最大的是( )
【小题3】针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状况,最为合理的应对措施是( )
【小题1】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十年来我国( )
A.死亡率的提高 | B.生育率的下降 |
C.流动人口的增加 | D.大量人口的外迁 |
A.服务业 | B.飞机制造业 |
C.资金密集型产业 | D.矿产资源产业 |
A.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 B.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
C.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 D.全面推广自动化生产 |
自全国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两年来,从政策效果看,远低于预期,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2016年启动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含预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小题2】根据图示判断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小题1】“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 B.家庭负担持续加重 |
C.有利于扩大内需 | D.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 |
A.1965年 | B.1980年 | C.2015年 | D.2035年 |
读四个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④国家人口增长的基本特征是( )
【小题2】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与尼日利亚相同的是( )

【小题1】④国家人口增长的基本特征是(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普查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意义重大,它可以了解人口增长、人口结构、人口的空间分布、人口迁移和人口素质,为各级行政机构进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决策提供依据。2011年我国以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图I 2000年与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数

图II 2000年与2010年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对比

图III 2000年与2010年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化
(1)由图I可知,2010年与2000年相比,上海市常住人口增加了大约628万,其中外来常住人口增加了约 万,常住人口比例增加了约37.51%。与全国同期相比,上海的人口增速显得特别快,其原因是什么?
(2)由图II可知,2010年上海市65岁以上人口已超过 %,说明目前上海市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这一问题对上海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3)由图II可知,上海市2010年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较2000年略有 ,其原因主要是什么?
(4)由图III可知,近十年来中心城区人口 ,郊区人口 ,这一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反映上海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 阶段。
人口普查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意义重大,它可以了解人口增长、人口结构、人口的空间分布、人口迁移和人口素质,为各级行政机构进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决策提供依据。2011年我国以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图I 2000年与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数

图II 2000年与2010年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对比

图III 2000年与2010年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化
(1)由图I可知,2010年与2000年相比,上海市常住人口增加了大约628万,其中外来常住人口增加了约 万,常住人口比例增加了约37.51%。与全国同期相比,上海的人口增速显得特别快,其原因是什么?
(2)由图II可知,2010年上海市65岁以上人口已超过 %,说明目前上海市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这一问题对上海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3)由图II可知,上海市2010年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较2000年略有 ,其原因主要是什么?
(4)由图III可知,近十年来中心城区人口 ,郊区人口 ,这一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反映上海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 阶段。
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90年和2010年内蒙古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小题2】1990年内蒙古劳动年龄(15-60)人口结构特点的主要成因是

【小题1】1990年和2010年内蒙古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青壮年人口比重 | B.少儿人口比重 |
C.人口性别比 | D.老年人口比重 |
A.大量人口迁往东部沿海地区 |
B.计划生育政策大力推行 |
C.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 |
D.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吸引大批劳动力迁入 |
目前中国人口约13亿,劳动力众多,中国劳动力总量大约是欧盟、美国、日本劳动力总和的二倍,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过去几年外商开始抱怨我国沿海地区工资上涨过快,劳动力短缺。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我国农业人口众多,2012年全国农业户口人口所占比重达64.71%。如果要使农业部门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到工业部门,则中国的农业将会朝向下列何种方式发展
【小题2】中国20至29岁的劳动力已由1990年的2.33亿减到2005年的1.65亿。这主要因为
【小题1】我国农业人口众多,2012年全国农业户口人口所占比重达64.71%。如果要使农业部门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到工业部门,则中国的农业将会朝向下列何种方式发展
A.机械化 | B.立体农业 | C.休闲农业 | D.节水农业 |
A.人口老龄化 | B.人口外迁 | C.出生率下降 | D.死亡率提高 |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①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②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③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④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
【小题2】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
①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②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③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
【小题3】关于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处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②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已接近“现代型” ③非洲国家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的典型代表 ④大洋洲的人口增长模式是“过渡型”

【小题1】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①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②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③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④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①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②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③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①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处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②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已接近“现代型” ③非洲国家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的典型代表 ④大洋洲的人口增长模式是“过渡型”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为“木桶效应”图,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影响新疆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短板”是:


A.淡水 | B.土地 | C.矿产 | D.开放程度 |
下图为甲 、乙两地的人口增长模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小题2】关于图中乙地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甲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高 | B.高-高-低 | C.高-低-高 | D.低-低-低 |
A.乙地城市化水平高 |
B.乙地城市化发展速度快 |
C.人口迁出大于迁入,增长率低 |
D.由于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繁死亡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