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1)。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我国大陆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
【小题2】不能通过表中数据分析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小题3】目前我国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
①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②人口基数大,增加数量多 ③城市化水平过高 ④流动人口数量大
【小题4】根据人口国情,现阶段我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小题5】下列中,不能通过人口普查弄清的是( )

【小题1】目前我国大陆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
A.原始型 | B.传统型 | C.过渡型 | D.现代型 |
A.人口素质提升明显 | B.十年后劳动力数量将逐步减少 |
C.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 D.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 |
①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②人口基数大,增加数量多 ③城市化水平过高 ④流动人口数量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A.严格控制人口流动 |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 D.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
A.人口数量 | B.人口年龄构成 | C.城市化水平 | D.人口合理容量 |
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某区域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数以上的人数和这个数以下的人数相等。下表示意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四个国家人口中位年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个国家中( )
【小题2】有关年龄中位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国家 | 日本 | 美国 | 中国 | 刚果民主共和国 |
人口年龄中位数(岁) | 44. 7 | 36.9 | 34.5 | 16.7 |
【小题1】四个国家中( )
A.日本比中国老龄人口多 | B.美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6.9岁 |
C.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 | D.刚果民主共和国年轻人最多 |
A.数值变化能反映人口的年龄变化 | B.近几年美国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中国快 |
C.其变化只反映人口数量的变化 | D.年龄中位数随时间而减小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1月23日电(王晓洁 刘崇智)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3日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有2 114.8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有802.7万人。从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年龄构成看,0—14岁人口有200.1万人,占9.5%;15~59岁人口有1 621.8万人,占76.6%;60岁及以上人口有292.9万人.占13.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有194.5万人。
材料二北京近半数的常住人口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有1 032.2万人,占全市人口比重为48.8%,比2010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常住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均比2010年降0.5个百分点。

(1)读图1—19概述北京外来人口的变化特点__________。
(2)分析北京吸引外来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_______。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1月23日电(王晓洁 刘崇智)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3日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有2 114.8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有802.7万人。从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年龄构成看,0—14岁人口有200.1万人,占9.5%;15~59岁人口有1 621.8万人,占76.6%;60岁及以上人口有292.9万人.占13.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有194.5万人。
材料二北京近半数的常住人口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有1 032.2万人,占全市人口比重为48.8%,比2010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常住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均比2010年降0.5个百分点。

(1)读图1—19概述北京外来人口的变化特点__________。
(2)分析北京吸引外来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_______。
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人口普遍面临老龄化问题 |
B.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大洲是亚洲 |
C.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问题 |
D.大多数发达国家面临少年儿童比重大的问题 |
下面符合人口增长模式转变顺序的是( )
A.传统人口增长→过渡人口增长→原始人口增长→现代人口增长 |
B.原始人口增长→过渡人口增长→传统人口增长→现代人口增长 |
C.原始人口增长→传统人口增长→现代人口增长→过渡人口增长 |
D.原始人口增长→传统人口增长→过渡人口增长→现代人口增长 |
下面四幅人口变化曲线图中,横轴表示时间,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中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趋势是( )
【小题2】若纵坐标表示人口总量,目前人口增长控制较为合理的是( )

【小题1】若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中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趋势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⑧ | D.④ |
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有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下图为放开二孩政策前后(2010-2030年)中国人口总量变化趋势对比。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全面放开二孩后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
【小题2】图示时间内,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会导致

【小题1】全面放开二孩后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
A.2016-2028年 | B.2020-2022年 |
C.2024-2026年 | D.2028-2030年 |
A.老年人口规模减少 | B.劳动力供给明显增加 |
C.婚育妇女数量增加 | D.社会抚养负担加重 |
下图为我国1949—2015年出生人口变化统计图,下表为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变化进程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2】不少学者曾预言2010年尤其是2013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理由可能是( )
①人口惯性 ②“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 ③经济的快速发展 ④医疗条件的极大改善
【小题3】从目前情况看,第四次婴儿潮并没有如期出现,原因可能是( )
①生育观念的改变 ②受人口政策的影响 ③抚养成本的提高 ④经济结构的调整

时间 | 人口政策 |
新中国成立初期 | 鼓励生育 |
1971年 | 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
1982年 | 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
2013年 | 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
2016年 | 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三次婴儿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婴儿潮规模小的原因是生育率低 |
B.第二次婴儿潮规模最大的原因是人口基数最大 |
C.第三次婴儿潮规模较小的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少 |
D.对我国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第二次婴儿潮 |
①人口惯性 ②“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 ③经济的快速发展 ④医疗条件的极大改善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生育观念的改变 ②受人口政策的影响 ③抚养成本的提高 ④经济结构的调整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读“某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2】近几年,该市近郊区住房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 )
A.中心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少于郊区 |
B.中心区人口数量已低于郊区 |
C.中心区经济发展水平已落后于郊区 |
D.远郊区人口总数减少 |
①近郊区成为新商业中心
②工业区外迁,部分人口迁往近郊区
③近郊区城市化发展
④远郊区较近郊区建筑物密度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民至东北。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东北地区( )
【小题2】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于下图中的 ( )
【小题3】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
【小题1】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东北地区( )
A.制造业高度发达 | B.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 |
C.大量征兵抗战 | D.畜牧业水平高 |
A.![]() | B.![]() | C.![]() | D.![]() |
A.a<b<c | B.c<b<a | C.b<a<c | D.a<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