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市)
规划专家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
2000年~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
0.35%
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
2300万人
2000年~2010年常住人口增加
604万人
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大可容纳
3000万人
2010年常住人口
196万人
 
 
【小题1】北京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大量外来人口迁入
C.人口平均寿命延长D.自然资源丰富
【小题2】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A.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B.人口合理容量为1961万人
C.环境承载力为1961万人D.人口合理容量为2300万人
【小题3】为有效控制北京市常住人口的过快增长,应当压缩
A.普通服装工业B.电子芯片工业
C.金融服务业D.文化创意产业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人口迁移方向的分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称为人口迁移,b称为人口从城市到农村的迁移
B.c不能称为人口迁移
C.b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
D.d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小题2】世界发达国家目前出现了下列哪种情况(  )
A.aB.bC.cD.d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某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人口数之比。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按照预测,该省2020年老年人口比重约为
A.12%B.16%C.20%D.25%
【小题2】图中2016~2020年期间,该省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A.人口总抚养比一直上升,增长先快后慢
B.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增加,养老压力渐增
C.少年人口抚养比变化不大,0~14岁人口占比不变
D.总人口最大峰值在2016年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7年春运从1月13日开始至2月21日结束,共计40天。春运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233266.3万人次,同比2016年春运增长2.32%。民航4546.63万人次,增长14%;铁路2.73034亿人次,增长10.82%,公路19.7893亿人次,只增长1.66%;水运3523.15万人次,增长5.28%。1月31日,春运迎来节后务工返城首波高峰。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春运结构变化趋势不正确的是
A.公路仍然是最主要交通方式,增长速度已经放缓
B.铁路运量大约是民航的6倍
C.民航增速最大,但是份额不到总体2%
D.水运增长人数数量大于公路
【小题2】就中国务工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剧城市人口老龄化B.不利于城市经济发展
C.减轻城市就业压力D.经济是其主要因素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为2010年四个省份地理数据统计情况。读表判断下列问题。
省份
地理要素




>65岁人口比重
9.3%
7.8%
6.3%
7.6%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比
6∶54∶40
29:30:41
11:55 :34
14:58:28
人口年均增长率
1.53%
0.98%
0.83%
0.16%
城市化率
62%
49.1%
44.7%
48%
 
【小题1】①、②、③、④四个省份对应正确的是
A.①浙江、②海南、③青海、④河南
B.①青海、②浙江、③海南、④河南
C.①海南、②浙江、③青海、④河南
D.①浙江、②青海、③河南、④海南
【小题2】下列关于各省的说法不正确的
A.①省份人口年增长率大主要是外来人口迁入造成
B.②省份第三产业比重最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C.③省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D.四个省份中①省份老龄化程度最重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资料: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即人们的生育目的、对生育子女数量和性别的看法。据此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观念,深受传统农业文化影响的是
①“多子多福”②男性偏好③“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④重视子女质量⑤注重自我发展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
【小题2】婚俗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
A.初婚年龄大,人口的出生率低B.初婚年龄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
C.婚姻关系不稳定,则人口的出生率高D.离婚率高,则人口的出生率高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世界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关于图中信息判读,正确的是(  )
A.与发达国家相比,近50年来发展中国家出生率下降更快
B.与发达国家相比,图示时间内发展中国家死亡率始终高
C.图示时间内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D.图示时间内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的负增长可以缓解环境压力B.人口负增长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
C.人口低速增长均属于经济落后地区D.人口高速增长地区人口的容量很大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西人口约2.028亿(2014年),分布极不平衡,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其中圣保罗为巴西人口最多的城市,达1189万人。近年来,该国出现人口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地和中小城市迁移的趋势,这些市镇辖区的经济正在向农业、商业、石油开采以及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业转型。
材料二:巴西人口分布图(左图)与巴西铁路分布图(右图)

(1)分析巴西北部人口稀少的原因。
(2)简述圣保罗过快的城市化发展对城市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简析巴西近年来人口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地迁移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15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不包括市辖区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为我国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表。
年 份比重(%)地 区
2005年
2010年
东北地区
6.95
6.20
北部沿海
11.97
13.22
大西北地区
3.13
4.13
黄河中游地区
7.98
11.14
大西南地区
10.98
13.53
长江中下游地区
9.71
11.01
东部沿海地区
20.58
19.85
南部沿海地区
28.70
20.91
 
(1)据材料一分析,1982~2010年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
(2)据材料二,说出全国八大经济板块中流入人口最多的地区,并分析该地区人口大量流入带来的有利影响。
(3)从2005~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比重逐年增加,试分析其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