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选择工作及居住地时往往受就业机会、治安、文化生活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读美国大学生居住地及工作地选择抽样调查偏好指数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区域“偏好指数”相对偏高的原因是( )
A.沿海平原,港口多,对外联系密切 | B.社会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
C.气候温暖,风光秀丽 | D.沿河分布,水源丰富 |
A.①区域 | B.②区域 | C.③区域 | D.④区域 |
下图反映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四个阶段人口发展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四个阶段,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小题2】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国( )

【小题1】图示四个阶段,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C.丙甲乙丁 | D.乙甲丁丙 |
A.甲阶段的总人口最多 | B.丙阶段人口增速最慢 |
C.人口总量呈下降态势 | D.人口已呈现负增长 |
2007年1月11 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到2010年,中国人口总量控制在13.6 亿;到2033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峰值15亿左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右图的四个点中,表示2033年的是( )
【小题2】当前我国人口素质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已成为我国竞争力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人口素质可以( )
【小题3】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控制在14.5亿,城市化水平达到53%以上,城乡间、区域间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止。目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突出的问题是( )

【小题1】右图的四个点中,表示2033年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 B.延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
C.扩大耕地面积 | D.将人口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 |
A.城市化水平过高 | B.城市化速度滞后 |
C.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 D.大城市数量太少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东北部地区为欧洲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那里有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西部的铁矿、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运系统、内地肥沃的平原等有利的自然条件。这个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1/4,但人口占全国的近一半,全国大部分的汽车制造、钢铁、化学以及一些重要的军事工业,都分布在这里。

材料二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1)材料一中美国人口向东北部地区集聚,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美国退休的老年人,沿着图中箭头方向迁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图中看出,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三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美国东北部地区为欧洲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那里有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西部的铁矿、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运系统、内地肥沃的平原等有利的自然条件。这个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1/4,但人口占全国的近一半,全国大部分的汽车制造、钢铁、化学以及一些重要的军事工业,都分布在这里。

材料二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1)材料一中美国人口向东北部地区集聚,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美国退休的老年人,沿着图中箭头方向迁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图中看出,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三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口数量及其变化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人口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最适宜的人口数,被称为( )
【小题2】下列各国中,环境承载力最小的国家是( )
【小题1】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最适宜的人口数,被称为( )
A.环境承载力 | B.环境人口容量 |
C.人口合理容量 | D.地球环境容量 |
A.日本 | B.加拿大 | C.德国 | D.科威特 |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来自中间障碍因素。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科技人员大量迁往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小题2】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4500、8000、6000、10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小题3】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

【小题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科技人员大量迁往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①② | B.③② |
C.③④ | D.④⑥ |
A.耕地 | B.森林 |
C.淡水 | D.矿产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甲、乙两地区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2)比较甲、乙两地2005年—2015年间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并推测其可能原因。
(3)说明乙地目前突出的人口问题及该问题对其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 面积(104km2) | 2005年人口数(万人) | 2015年人口数(万人) | 出生率 | 死亡率 | 人均GDP美元 | ≥65岁人口所占比重 |
甲 | 28 | 3000 | 2500 | 2.3% | 0.8% | 1000 | 6% |
乙 | 1.6 | 1500 | 2000 | 0.9% | 1.1% | 5000 | 11% |
(1)比较甲、乙两地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2)比较甲、乙两地2005年—2015年间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并推测其可能原因。
(3)说明乙地目前突出的人口问题及该问题对其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表明:未来五年,北京将确保实现人口调控目标要求,不突破2300万人口的“天花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主要受限于
【小题2】提高北京市人口环境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有
【小题1】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主要受限于
A.淡水资源 | B.土地资源 | C.气候资源 | D.生物资源 |
A.扩大现有城区面积,鼓励人口外迁 | B.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
C.节水节电,降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 | D.加强道路建设,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
深圳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最迅速的城市。读下列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深圳市10年间人口增长率一直较高,主要原因是( )
【小题2】深圳市提高未来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是( )

【小题1】深圳市10年间人口增长率一直较高,主要原因是( )
A.出生率较高 | B.人口大量迁入 | C.死亡率很低 | D.自然增长率较高 |
A.不断新增城市建设用地 | B.适度降低市民的生活消费水平 |
C.提高科技水平和地区开放程度 | D.提高本地水资源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