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呈现负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 B.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少 |
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 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
A.自然因素 | B.政治因素 | C.经济因素 | D.宗教因素 |

【小题1】图中a、b分别表示 ( )
A.a人口合理容量b环境人口容量 |
B.a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 |
C.a环境人口容量b环境承载力 |
D.a环境承载力b人口合理容量 |
①对外开放程度 ②资源数量 ③科技发展水平 ④地区消费水平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① 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东南部劳动力不足
③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
④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估计,截至到2013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亿人,向全世界敲响了人口警钟,这引起了各国对人口问题的忧虑。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 中国 | 美国 | |||
2000年 | 2010年 | 2000年 | 2010年 | ||
总人口(亿人) | 12.95 | 13.40 | 2.81 | 3.10 | |
性别构 成 | 男 | 51.63 | 51.87 | 48.75 | 49.10 |
女 | 48.37 | 48.13 | 51.25 | 50.90 | |
年龄构 成(%) | 0~14岁 | 22.89 | 16.60 | 21. 90 | 20 .10 |
15~64岁 | 70.15 | 74.53 | 66.00 | 66.90 | |
≥65岁 | 6.96 | 8.87 | 12.10 | 13.00 |
【小题1】以下国家中,对于人口问题的忧虑内容与其他三国明显不同的是 ( )
A.中国 | B.巴西 | C.印度 | D.俄罗斯 |
A.中国人口增长率高于美国 |
B.鼓励中国男性移民美国是解决两国性别构成不合理的可行措施 |
C.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快于美国 |
D.中、美两国15~64岁年龄段的人口比重都很高,劳动力都很富余 |
A.中、美两国老龄化产生的原因相同 |
B.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
C.相对于美国,我国老龄化水平还很低,老龄化的压力还不大 |
D.我国“未富先老”,应提高青少年的比重,从而降低老年人的比重 |

A.在Ⅱ阶段,出生率较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变大 |
B.在Ⅰ阶段,人口没有增长 |
C.目前我国人口增长和发达国家一样,基本上进入Ⅲ阶段 |
D.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处于Ⅲ阶段,有少数还处于Ⅰ阶段 |
下图为世界四个大都市圈核心区域人口密度对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人口出生率高 |
B.人口死亡率低 |
C.外来人口迁入多 |
D.本地人口迁出少 |
A.内涝严重 | B.交通拥堵 |
C.逆城市化 | D.经济衰退 |
材料一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从2005开始到2030年的25年,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期。25年准备期这个概念,是相对2030年到2050年人口老龄化最严峻时期而言的。到那个时候,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超过30%,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将更大。
材料二 2005年,中国出生婴儿平均男女比例118∶100。目前我国男女性别比已经达到了116.9,这也意味着未来的20年内,平均每年处于结婚年龄的男性要比女性多出120万人左右。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存在 和 问题。
(2)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较任何国家都快,这是我国实行 政策的必然结果,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试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3)目前我国性别比严重失调,性别比失调有什么影响?为平衡性别比,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4)读下面三角形坐标图,其中X、Y、Z分别表示某国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那么图中A点代表的国家所存在的人口问题是否与我国相同?该国所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1)图中字母代表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A_________型,B_________型,C_________型。
(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是_______,其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___。
(3)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型,按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来看, __________国家或地区大多属于该类型。
(4)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属于_______型,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坚持实施_________政策取得的。
(5)某国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则该国人口增长模式处于图中的_________阶段。
【小题1】“全面二孩”出台后,将直接影响人口的( )
A.出生率 | B.死亡率 | C.迁入率 | D.迁出率 |
①劳动力不足 ②老龄化严重 ③城市环境问题 ④男女比例失衡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材料1: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统计图

材料2: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米) | <200 | 200~500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4000 |
人口数量(万) | 73345.1 | 19427.8 | 8647.5 | 10037.1 | 1590.8 |
人口比例(%) | 64.9 | 17.2 | 7.7 | 8.9 | 1.4 |
面积数量(万km2) | 144.5 | 97.2 | 162.5 | 39.9 | 315.9 |
面积比重(%) | 15.0 | 10.2 | 16.9 | 25.0 | 32.9 |
材料3:“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3省贫困人口最多,总计2000万左右,至1999年在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贫困人口不足100万。
(1)材料l反映出1990年一2000年间我国人口分布发展的趋向是什么。(2)根据材料2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垂直分布规律是
(3)试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简析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4)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并说明理由。
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反而“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A.青藏地区 | B.长江中下游地区 | C.华北地区 | D.西北地区 |
①提高科技水平 ②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生活消费水平 ④提高对资源的管理水平
⑤实行计划生育 ⑥鼓励向国外移民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②④ | D.②④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