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允许实行全面二孩政策。下表为我国甲、乙两省(市)年人口增长指标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自然增长率 | 总增长率 |
甲 | -0.015 | 5.292 |
乙 | 0.564 | 0.562 |
【小题1】与乙相比,甲省(市) ( )
A.人口总数多 | B.经济发展水平高 |
C.迁入人口少 | D.人们生育观念强 |
A.调整人口增长模式 | B.提高环境承载力 |
C.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 | D.保障劳动力供给 |
读下图、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特点是基数 ,增速 ,增量大。
(2)促使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的 ,严格的 政策,人口观念的 。
(3)我国人口问题具有复杂性特点,一方面在指标上我国已经进入 社会,面临严峻的养老、 加重等问题;另一方面我国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的 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巨量增长的人口带来了 、 等问题。
(4)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的 ,户籍制度的 等,我国人口迁移频度 、规模 、人口流动日益活跃,自发性迁移比重迅速 。



(1)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特点是基数 ,增速 ,增量大。
(2)促使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的 ,严格的 政策,人口观念的 。
(3)我国人口问题具有复杂性特点,一方面在指标上我国已经进入 社会,面临严峻的养老、 加重等问题;另一方面我国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的 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巨量增长的人口带来了 、 等问题。
(4)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的 ,户籍制度的 等,我国人口迁移频度 、规模 、人口流动日益活跃,自发性迁移比重迅速 。
下表是2004年X国和中国的人口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国家 | 出生率/% | 死亡率/% |
X | 2.50 | 0.65 |
中国 | 1.23 | 0.59 |
【小题1】X国人口增长模式正确的是 ( )
A.“高—高—低”模式 | B.“高—低—高”模式 |
C.“低—低—低”模式 | D.“高—高—高”模式 |
A.人口出生率高 | B.人口死亡率高 |
C.外来移民人数多 | D.人口基数大 |
下图为1996-2011年南非人口重心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时期南非人口迁移的方向是
【小题2】该时期南非人口重心变动的因素可能包括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③国家倡导移民政策 ④交通运输业得到发展

【小题1】图示时期南非人口迁移的方向是
A.东南方向 | B.东北方向 | C.西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③国家倡导移民政策 ④交通运输业得到发展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根据下图所示信息判断,影响刘小妹和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经济因素和自然条件 | B.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
C.社会因素和矿产开发 | D.交通条件和水源条件 |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总人口为13.39亿人,年平均增长0.57%,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阅读材料及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由于 ( )
【小题2】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我国 ( )
【小题1】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由于 ( )
A.人口基数大 |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C.人口死亡率低 | D.国外人口迁入 |
A.养老保险制度十分完善 | B.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
C.人口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 D.人口再生产处于“现代型”阶段 |
如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2】关于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
C.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
D.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
A.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 B.扩大地区间的经济差异 |
C.调节地区间人才余缺 | D.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 |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
【小题2】为提高我国土地的环境承载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小题1】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
A.人口合理容量 | B.环境承载力 |
C.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 D.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 |
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 B.鼓励消费 |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D.变耕地为工业用地 |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据估计,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正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长。到2047年,老年人预计将从2007年的1.04亿增长到3.2亿———简言之,每5个人中就有一人在65岁以上。
材料二 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人士介绍,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自从1980年独生子女政策出台后,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从1.19%骤减到0.52%。
(1)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__型,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
(2)面对我国“白发浪潮”(老龄社会)的到来,你认为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3)读下面三角形坐标图,其中X、Y、Z分别表示某国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那么图中A点代表的国家15~64岁的人口比重约为___________。该国所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材料一 据估计,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正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长。到2047年,老年人预计将从2007年的1.04亿增长到3.2亿———简言之,每5个人中就有一人在65岁以上。
材料二 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人士介绍,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自从1980年独生子女政策出台后,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从1.19%骤减到0.52%。
(1)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__型,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
(2)面对我国“白发浪潮”(老龄社会)的到来,你认为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3)读下面三角形坐标图,其中X、Y、Z分别表示某国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那么图中A点代表的国家15~64岁的人口比重约为___________。该国所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