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
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承载力
C.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D.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
【小题2】为提高我国土地的环境承载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B.鼓励消费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变耕地为工业用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2-05-06 01:08: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所学环境人口容量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没有影响
C.环境人口容量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
D.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小题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的贫富状况
B.社会生产力水平
C.社会分配制度
D.环境污染的状况
同类题2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的指标是 ( )
A.科技发展水平
B.人口的文化水平
C.人口的消费水平
D.资源
同类题3
我国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人口容量小,其主要原因是西北地区:
A.人均消费水平低
B.光热资源少
C.水资源匮乏
D.土地面积小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澳大利亚略图。
材料二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9万平方公里,人口2 250万人(2011年6月)。印度国土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1亿人(2011年)。
(1)分析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2)指出澳大利亚、印度两国间近年来人口迁移方向,并说明原因。
同类题5
下图是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和人口消耗的资源量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代表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的折线在B点之后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A.人口减少
B.科技进步
C.劳动力增加
D.政策改变
【小题2】甲处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人们生活质量提高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生态环境恶化
D.环境质量提高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