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下图示意2016年我国春运首日十大人口迁出和迁入城市对比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春运期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 B.交通 | C.政治 | D.社会文化 |
A.京沪的外来定居人口和流动人口都很多 |
B.京沪高校多,外地大学生多 |
C.春节期间到京沪旅游的人数增多 |
D.京沪与其他省份人才交流频繁 |
下图为某城市郊区某年不同年龄人口迁移数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郊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A.成年人口以迁出为主 | B.老龄人口以迁入为主 |
C.迁入人口数量小于迁出人口数量 | D.少年人口以迁入为主 |
A.郊区人口年龄结构将趋于年轻化 | B.郊区人口性别结构将会严重失衡 |
C.中心区人口年龄结构将趋于年轻化 | D.中心区人口性别结构将会严重失衡 |
A.美国产业工人南下 | B.干旱地区沙进人退 |
C.三峡移民 | D.学生放暑假返乡 |
下表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转变的四个阶段,阅读该表格,完成下列各题。
阶段 | 出生率(%) | 死亡率(%) |
a | 3.8 | 2.4 |
b | 1.3 | 1.0 |
c | 3.8 | 3.2 |
d | 2.9 | 1.7 |
【小题1】按照人口自然增长阶段的变化规律,该国人口发展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 B.cadb | C.cdab | D.acdb |
A.出生率下降 | B.出生率上升 | C.死亡率下降 | D.死亡率上升 |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 B.人们受教育水平较低 |
C.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 D.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 |
读下表数据资料及人口年龄构成图,回答:


(1)计算:甲组的总死亡率为 。
(2)乙组的人口构成与乙图中的哪一点比较接近 。
(3)按照各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
(4)产生上题所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1)计算:甲组的总死亡率为 。
(2)乙组的人口构成与乙图中的哪一点比较接近 。
(3)按照各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
(4)产生上题所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下图是1990和2050年我国四省区老年人口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值预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依据图判断,2050年前后四省区劳动力短缺最突出的是
A.粤 | B.桂 |
C.黔 | D.苏 |
A.经济发展不平衡 | B.地区生育观念的差异 |
C.自然环境的变迁 | D.文化教育的快速发展 |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据此完成11~12题。
【小题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小题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一②一③ |
B.①一⑤一② |
C.③一②一① |
D.③一①一② |
A.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
B.人口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C.区域协调发展会增加流动人口增长 |
D.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
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粗线表示人口出生率,细线表示人口死亡率,则/////部分表示________。
(2)图中A阶段,人口的出生率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3)图中B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4)图中C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速度都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人口年龄结构呈现________型。
(5)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大力开展________工作,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步入“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
(6)分析上图得出人口增长模式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基本原则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1)图中粗线表示人口出生率,细线表示人口死亡率,则/////部分表示________。
(2)图中A阶段,人口的出生率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3)图中B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4)图中C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速度都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人口年龄结构呈现________型。
(5)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大力开展________工作,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步入“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
(6)分析上图得出人口增长模式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基本原则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入户。读上海市外来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数量对比分布(2010年)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近郊区经济活动活跃,外来人口迁入多 |
B.中心区地价昂贵,外来人口迁入多 |
C.近郊区人口密度远大于中心区 |
D.远郊区迁入人口主要从事农业活动 |
A.扩大就业机会 | B.增加交通和环境压力 |
C.推动城郊农业现代化 | D.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老少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在这个点以上的人口数与以下的人口数相等)的那个人的年龄。下图是某国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20世纪60年代的人口增长状况大致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
A.人口平均年龄下降 | B.人口数量萎缩 |
C.人口老龄化 | D.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 |
A.电子装配业 | B.汽车制造业 |
C.金融服务业 | D.文化创意产业 |
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计算出我国热带、中亚热带、北温带和青藏地区的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数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地区 | 面积(万km2) |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万人/km2) |
甲 | 12.6 | 38 |
乙 | 133.5 | 427 |
丙 | 11.5 | 486 |
丁 | 250 | 4 |
【小题1】表中代表中亚热带的最有可能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光照 | B.热量 |
C.面积 | D.水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