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净迁入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情况;反之,为人口净迁出。读下表,完成问题。

该年四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4春运客流量或超36亿拥挤、抢票、旅途思乡是这场人口大迁徙的关键词,人流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区之间,下图是铁道部发布的一幅春运期间人口流动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图中人口流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湖南外出打工主选地为广东
B.湖南湖北四川广西是输入劳动力最多的省
C.上海外出打工主选地为新疆
D.云南西藏新疆黑龙江是输入劳动力最多的省
【小题2】据2014年1月26日(农历26) 上午10点的百度数据在迁入成都的1000个人中来自北京的占了249,从成都迁出的1000个人到北京的就有329个,数据表明这一时段从成都迁出的人口较迁入成都的人口还多了近100人,专家称之为 “逆向春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京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
B.年轻人中独生子女比例升高,子女接双方父母赴京过节
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春节在家过年习俗逐渐淡化
D.我国成都至北京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小题3】春运问题反映出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解决我国春运难的根本措施应该是( )
A.加快交通建设特别是高铁的建设
B.延长春节假期错开放假时间
C.加大商品房的建设,特别是特大城市的商品房建设
D.采取有力措施实现人的城市化,使更多的农民工有条件在城市居住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形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面对人口红利消失,十八届五中全会允许实行普遍二孩政策,读我国的人口红利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大约出现在
A.1958年B.1994年
C.2012年D.2021年
【小题2】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A.人口老龄化减轻,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小
B.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
C.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减少,青壮年负担加重
D.人口出现负增长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图甲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乙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小题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小题3】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十年内不会对以下各项中产生较明显影响的是
A.劳动力的规模B.人口老龄化速度
C.婴幼儿用品消费市场及相关产业D.人口自然增长率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上图反映四个国家2000 年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图中②的情况最相符的是
A.印度B.德国
C.日本D.中国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抚养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下图中的①②③曲线示意我国人口统计中总抚养比、0-14岁的比重和65岁及以上的比重及预测趋势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图中分析,我国最佳人口红利时间段是
A.1982年-2010年B.1990年-2030年C.2010年-2030年D.2010年-2050年
【小题2】0-14岁的比重减少将最先影响我国的劳力人口的
A.数量B.职业构成C.性别构成D.年龄构成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甲、乙、丙、丁四国人均GDP和人口密度相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四国中,与图中丁国相符的是()
A.中国B.美国
C.印度D.日本
【小题2】图中箭头最有可能表示( )
A.人口迁移方向B.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向
C.能源输出方向D.农产品输出方向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为2013年四个国家劳动参与率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劳动参与率(%)
女性劳动参与率(%)
中国
80.4
75.2
印度
57.7
30.3
越南
81.2
78.1
日本
74.1
63.2
 
说明:劳动参与率=(工作人数+正在找工作人数)/16岁以上人口数,它可反映潜在劳动者参与工作的意愿。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印度女性劳动参与率低和女性人口特别少有关
B.劳动参与率与经济水平呈正相关
C.女性劳动参与率一般低于男性
D.印度劳动人口少于越南
【小题2】我国劳动参与率偏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A.劳动力充足B.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C.工资收入偏低D.教育普及程度不高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渐减少的现象。0~14岁人口比占15%~18%为“严重少子化”,15%以内为“超少子化”。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1982—2010年幼年人口与老年人口分别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该城市人口比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老年人口比重一直升高
B.逆城市化导致了人口比例变化
C.2000年已经处于“严重少子化”水平
D.青壮年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地区
【小题2】“少子化”代表着未来人口可能逐渐变少,会对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环境的负担将加重
B.医疗福利养老等社会负担大幅减轻
C.影响到我们国家人口政策
D.将使我们国家的后备劳动力资源更加充足
【小题3】2000年以后该城市的演化可能出现
A.房租房价呈上涨趋势B.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C.内城中心空洞化现象D.人口迁移不受高房价影响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马太效应”指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现象。如图所示,关于“马太效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马太效应”不会提高人类的平均生活水平
B.“马太效应”对现有资源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没有影响
C.富国有义务在环境问题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D.全球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越强,贫困群体的生活越艰难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