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中,田畴连绵不断。农家都把自己的田地分为三块,田块多作长条形,分别用以栽种水稻、棉花或油菜,以及花卉。农民全部集居于田畴中央的聚落。”以上是某地农业景观的描述。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出现该地农业景观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季风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温带草原气候 | D.温带海洋性气候 |
A.降低生产风险 | B.满足市场需要 |
C.保持土壤水分 | D.养活劳动力支出 |
A.交通运输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突出 |
B.自然因素是农业区位选择必须考虑的因素 |
C.上海郊区的乳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
D.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 |
成都的活水公园是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秉承“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和“人水相依”的生态理念,将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展示被污染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图为成都的活水公园。
A.乌鲁木齐 | B.广州 |
C.西宁 | D.兰州 |
A.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 B.推广高科技的环保技术 |
C.营造亲水型宜居城市 | D.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

【小题1】连作8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
A.土壤酸化 | B.土壤沙化 |
C.土壤盐碱化 | D.土壤有机质增加 |
A.采用滴灌技术 | B.适量掺沙改造 |
C.增施速效肥料 | D.及时深耕土壤 |
A.珠江三角洲 | B.长江三角洲 |
C.黄淮海平原 | D.塔里木盆地 |

(1)说出中俄原油管道在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
(2)简述中俄原油管道在修建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2019年7月,“良渚古城”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遗址群距今已有5300~4300年,城内居住人口约2万,内城面积相当于四个北京故宫。古城处于丘陵、河湖交错的浅水沼泽地带,海拔约2米,古城是整个良渚文化的核心。良渚古城遗址由城址、外围水利系统(该水利系统由高坝、低坝、山前长堤和古城附近天然河道构成,见图丙)和与遗址有关联的自然环境组成,古城中发掘出大量来自附近山地的石料、木材等建筑遗存。古城遗址建造的先后顺序是:水利系统→宫殿区→城墙→内城→外城。图甲为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遗址分布图,图乙为古城墙剖面图,图丙为“良渚古城”古地图。

(1)结合图文材料,简析良渚人先修建水利工程、后建城的原因。
(2)古城的大规模建造必须解决运输难题,考古专家认为良渚古代水利工程对古城的建造起了重要作用,说明这种推测的合理性。
(3)古城墙设计、修筑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图乙中的古城墙最窄处20多米,最宽处150多米,采用铺石垫底技术夯筑而成。分析良渚人用石块垫底建筑高而宽的城墙的原因。
(4)地质学家根据石块棱角分明的形态、石块的物质组成以及石块上留存的痕迹等,结合实地考察,推定良渚人建城墙用的石块不是从山地中人工开采的,而是来自附近山地滚落到山麓或沟谷中的天然石块。请指出地质学家得出此结论的依据。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已探明煤炭储量273亿吨,远景量1394.3亿电,是一个全国罕见的储量大、煤质好、地质构造筒单的煤田,被列为国家13个重点开发的亿吨级矿区之一。基地重点发展煤、电、煤化工三大核心产业,机械加工、生物制品、建筑材料等相关产业和一大批辐射产业,截止2017年底,煤炭产能9140万吨、火电装机容量1325万千瓦、新能源装杌容量488万千瓦、外送电规模1200万千瓦、煤化工总产能2150万吨。基地位于黄河东畔,中心区距黄河约35公里,2005年建成宁东供水工程通水,总供水量为15%7万立方米。2017年,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规划布局了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宁夏宁东、訢疆准东4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重点实施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煤制乙二醇的产业化。

(1)简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
(2)说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3)提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小题1】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
B.“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
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A.增加有机质,提高肥力 | B.涵养水源 |
C.防风固土,减轻沙尘天气危害 | D.可以抽出时间种植反季节蔬菜 |

(1)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用4组箭头表示的,箭头①②代表人类从 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③④指人类将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 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2)在①②过程中,引起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生态破坏;在③④过程中,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3)根据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地关系思想?
继朝阳路之后,北京第二条潮汐车道------紫竹院路车道沟桥西端至四季青桥路口东侧之间的潮汐车道于2014年9月30日6:00启用。该车道每天6:00-12:00为进城方向使用,其它时段为出城方向使用(如下示意图)。
【小题1】目前,大量在北京市中心区上班的居民居住于郊区,主要是因为北京市中心区
A.人口过于稠密 | B.就业机会较少 |
C.道路交通拥堵 | D.生活成本较高 |
A.缓解不同时段的交通压力 | B.增加进城车辆的数量 |
C.解决城市交通污染问题 | D.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
A.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 | B.地域文化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无关 |
C.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 D.此种地域文化的范畴不是单一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