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互补发电提水灌溉系统是一种经济适用的供水系统,主要是为解决缺水地区的灌溉及人畜饮水等问题研究设计的。下图为风光互补发电提水灌溉系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系统主要分布的地区可能是 ( )
A.华北地区 | B.东北地区 |
C.四川盆地 | D.内蒙古高原 |
①提供的能源清洁无污染
②技术要求低,建设难度小
③风能、太阳能相互补充,持续性好
④能够解决使用地区的缺水问题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2年,日本实施以固定价格购买可再生能源的制度后,太阳能发电站数量急剧增加。2017年,日本调低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固定收购价格,大型光伏发电站对有价格优势的面板需求增长迅速。日本政府相继从实施以固定价格到调低对可再生能源购买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
C.解决国内失业问题 | D.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
2016年11月28日记者从山东核电有限公司获悉,位于胶东半岛的海阳核电1号机组非核蒸汽冲转近日完成所有预期试验,主汽轮发电机各项性能和参数满足设计要求,标志着海阳核电1号机组非核蒸汽冲转试验成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海阳市建设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①核能资源丰富
②核能开发资金与技术有保障
③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小题2】开发利用核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
【小题3】除发展核能资源外,沿海地区还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是

【小题1】在海阳市建设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①核能资源丰富
②核能开发资金与技术有保障
③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清洁,为山东半岛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
B.投资成本低廉 |
C.技术先进 |
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
A.地热 | B.天然气 | C.风能 | D.太阳能 |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认识我国石油资源开发和利用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读图回答问题。

(1)归纳我国石油生产时空分布的基本格局。
(2)“我国部分地区油田资源已进入中晚期”,举例说明这一判断。
(3)概述2009年我国石油生产量与进口量的关系,说明2009年华东、华南的石油进口量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及其原因。

(1)归纳我国石油生产时空分布的基本格局。
(2)“我国部分地区油田资源已进入中晚期”,举例说明这一判断。
(3)概述2009年我国石油生产量与进口量的关系,说明2009年华东、华南的石油进口量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及其原因。
2.读陆地与海上风速剖面比较图(下图),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风能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图判断,为了有效利用风能发电,安装发电装置的风塔高度()


A.海洋上高于陆地 |
B.陆地上高于海洋 |
C.海洋上和陆地上相同 |
D.据图无法判断 |
2007年11月26日,在***主席与法国总统的见证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与法国电力集团签署了《建立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的合资经营合同》。据此回答1~3题。
【小题1】与其他矿物能源相比,核能具有的特点是()
【小题2】中广核集团是中国以核电为主业的大型能源企业,实力雄厚,其与法国电力集团“联手”主要是利用法国的()
【小题3】中法选择在广东台山布局核电站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小题1】与其他矿物能源相比,核能具有的特点是()
A.燃料消耗少,建厂方便 | B.三废排放少,比较清洁 |
C.铀矿资源少,分布不均 | D.建设投资少,设备先进 |
A.资源优势 | B.市场优势 | C.技术优势 | D.资金优势 |
A.重点侨乡 | B.能源需求 |
C.政策支持 | D.临海位置 |
图4表示我国能源生产总量、消费总量重心在经度和纬度上的变化,读图回答10、11题。

【小题1】关于我国能源生产总量、消费总量重心的正确叙述是
【小题2】图4反映出我国的能源问题主要是

【小题1】关于我国能源生产总量、消费总量重心的正确叙述是
A.1978年以来,能源生产总量的重心向东移动. |
B.2004年,能源消费总量的重心在东北地区 |
C.1987—1991年期间,二者的重心大致重合 |
D.二者相比,能源生产总量的重心较为偏北 |
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
B.能源生产与消费区域不平衡 |
C.能源生产供不应求 |
D.单位产值能耗高,能源使用率低 |
读“世界几种能源使用量年均增长比例图”,其中甲能源为可再生能源,乙能源为非可再生能源。完成17-18题。

【小题1】世界上利用甲能源发电的前三位国家为德国、美国和丹麦。图中甲、乙两种能源分别代表
【小题2】在我国,乙能源的丰富区主要分布在

【小题1】世界上利用甲能源发电的前三位国家为德国、美国和丹麦。图中甲、乙两种能源分别代表
A.水能、沼气 | B.地热、潮汐 | C.风能、煤炭 | D.地热、煤炭 |
A.江南丘陵 | B.黄土高原 | C.横断山区 | D.长江三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