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历史变迁图”。

材料二:2011年5月24日“中国海岛地区风能开发利用研讨会”在浙江舟山召开,本次会议旨在研究并推动我国海岛地区风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浙江是海洋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开发优势,其中舟山群岛区域风能资源尤为丰富。
(1)比较杭州湾南、北岸图示期间区域陆地变化的差异,并说出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2)苏轼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请选择A、B、C三地中欣赏钱塘江大潮的最佳地点,并说明理由。
(3)评价舟山群岛区域风能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见“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历史变迁图”。

材料二:2011年5月24日“中国海岛地区风能开发利用研讨会”在浙江舟山召开,本次会议旨在研究并推动我国海岛地区风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浙江是海洋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开发优势,其中舟山群岛区域风能资源尤为丰富。
(1)比较杭州湾南、北岸图示期间区域陆地变化的差异,并说出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2)苏轼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请选择A、B、C三地中欣赏钱塘江大潮的最佳地点,并说明理由。
(3)评价舟山群岛区域风能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
下图所示为全球分布于地表的某种自然资源(阴影部分)的分布。据图完成各小题。

【小题1】下列区域可能大面积分布该自然资源的是
①巴西高原 ②青藏高原 ③南极大陆
④刚果盆地 ⑤四川盆地 ⑥东西伯利亚山地
【小题2】近几十年,该自然资源减少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因为

【小题1】下列区域可能大面积分布该自然资源的是
①巴西高原 ②青藏高原 ③南极大陆
④刚果盆地 ⑤四川盆地 ⑥东西伯利亚山地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②③⑥ | D.①②⑤ |
A.大气臭氧层变薄 | B.火山、地震频繁发生 |
C.人们的需求量加大 | D.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
2013 年 12 月 17 日,我国在广东珠江口海盆首次获得高纯度甲烷水合物(“可燃冰”)
样品。我国珠江口海盆可燃冰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将
样品。我国珠江口海盆可燃冰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将
A.有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 B.使灰霾天气增多 |
C.增加东西部之间能源调配量 | D.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
根据 2003~2008 年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如下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辽宁退耕还林还草面积最大 | B.黑龙江开垦荒地最多 |
C.辽宁城市化进程最慢 | D.吉林耕地面积减少最多 |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小题2】1999~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出现下降趋势,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小题1】影响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农业人口减少 |
B.海平面上升,淹没耕地 |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
D.工业化与城市化占用耕地 |
A.努力扩大耕地面积 | B.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
C.增加农业劳动力投入 | D.改善商品粮区外运条件 |
下表为某河口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变化情况,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91~2008年,该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的变化情况是( )
【小题2】该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②改变大气组成,水汽含量增加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④城市地面汇流减慢,内涝加剧

【小题1】1991~2008年,该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的变化情况是( )
A.各类农业用地比重均有减少 | B.水田用地减少幅度大于旱地 |
C.湿地面积明显减少,但滩涂有所增加 | D.城镇用地增加主要来自未利用地 |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②改变大气组成,水汽含量增加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④城市地面汇流减慢,内涝加剧
A.①② | B.③⑧ | C.①③ | D.②③ |
我国十分关注能源问题,下列能体现中国绿色低碳能源战略主要内涵的是
①大力发展节能技术 ②高效利用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和石油
③加快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④敦促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
⑤加强地质勘探,提高能源自给率
①大力发展节能技术 ②高效利用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和石油
③加快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④敦促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
⑤加强地质勘探,提高能源自给率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