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图甲为“乌镇聚落形态示意图”,图乙为“乌镇建筑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乌镇聚落形态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气候 | B.地形 |
C.河流 | D.矿产 |
A.地域文化 | B.交通 |
C.经济水平 | D.政治 |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早期山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
【小题2】现在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汽车性能的改善 ③科技水平的提高 ④为节省投资

【小题1】早期山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
A.为了通过更多地山村 |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
C.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汽车性能的改善 ③科技水平的提高 ④为节省投资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雅西高速途经拖乌山时,被设计建设成图示双螺旋形状,开车进入隧道,不是直行,而是一路往左转圈,在不知不觉中向上爬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高速公路按图示选线,主要考虑的是 ( )
【小题2】在图示地区,较早修建有一条108国道,是顺应地形地势,以适当的坡度来修建的。推测108国道在该地区的公路形态最接近于 ( )


【小题1】高速公路按图示选线,主要考虑的是 ( )
A.网络化 | B.立体化 |
C.经济性 | D.安全性 |
A.![]() | B.![]() | C.![]() | D.![]() |
“摩拜单车”、“ofo小黄车”共享单车在广州,特别是在城区发展迅猛,共享单车将“互联网”和“交通”融合,这种出行模式对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可以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表中哪个城市共享单车发展前景较差
【小题2】共享单车的经济模式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小题1】下表中哪个城市共享单车发展前景较差
选项 | 城市 | 地形 | 轨道交通状况 | 年均最高/最低气温 |
A | 南京 | 平原 | 较为发达 | -1/38 |
B | 青岛 | 丘陵 | 较为发达 | -1/25.8 |
C | 马德里 | 高原 | 成熟 | 3/31 |
D | 新加坡 | 平原 | 成熟 | 19/35 |
A.A | B.B | C.D | D.D |
A.GIS与GPS | B.RS与GPS | C.GIS与RS | D.数字地球与RS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昆曼国际大通道(即昆曼公路)是我国陆地连接东南亚国家的一条主要交通大动脉。起于昆明,经老挝进入泰国境内,最终抵达曼谷,全长1887千米,2013年全线贯通。下图为昆曼公路示意图。
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区盛产红木等优质经济林木。中国云南高档家具市场上备受推崇的红木的很大一部分来自老挝。

(1)从自然条件角度,简述昆曼公路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2)说明昆曼公路修建对老挝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3)昆曼公路贯通后,成为东南亚新增的一条重要旅游热线,试简要说明原因。
昆曼国际大通道(即昆曼公路)是我国陆地连接东南亚国家的一条主要交通大动脉。起于昆明,经老挝进入泰国境内,最终抵达曼谷,全长1887千米,2013年全线贯通。下图为昆曼公路示意图。
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区盛产红木等优质经济林木。中国云南高档家具市场上备受推崇的红木的很大一部分来自老挝。

(1)从自然条件角度,简述昆曼公路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2)说明昆曼公路修建对老挝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3)昆曼公路贯通后,成为东南亚新增的一条重要旅游热线,试简要说明原因。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和绘制了一些地理资料,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山区和平原地区修筑同等级铁路每千米工程量和造价的比较表(20世纪90年代)。
材料二 西藏地区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A、B两种地形中,________(填字母,下同)为平原,________为山地。修路的技术要求高和易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是 。
(2)试述交通线路在A、B地区形态的差异。
(3)根据材料二分析图中城镇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材料一 下表为山区和平原地区修筑同等级铁路每千米工程量和造价的比较表(20世纪90年代)。
地形 类型 | 土石方 (104m3) | 桥梁 (延长米) | 隧道 (延长米) | 造价 (万元) |
A | 3~5 | 24 | 无 | 1 200~1 400 |
B | 11~12 | 45 | 106 | 3 400~4 000 |
材料二 西藏地区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A、B两种地形中,________(填字母,下同)为平原,________为山地。修路的技术要求高和易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是 。
(2)试述交通线路在A、B地区形态的差异。
(3)根据材料二分析图中城镇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读我国南方某区域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 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沿河流分布的 a、b、c、d 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是( )
【小题2】为发展地区经济,计划修建连接 a、b 两地的公路。图中修建难度较小, 成本较低的选线方案是( )
A. ① B. ② c.③ D.④

【小题1】图中沿河流分布的 a、b、c、d 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是( )
A.a | B.b | C.c | D.d |
A. ① B. ② c.③ D.④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示铁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有( )
①城镇布局②地形起伏③河流流向④矿产分布
【小题2】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②道路应避开小居民点和小村庄 ③山谷中的道路应该避开陡坡 ④道路在缓坡上呈“之”字形弯曲

【小题1】影响图示铁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有( )
①城镇布局②地形起伏③河流流向④矿产分布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①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②道路应避开小居民点和小村庄 ③山谷中的道路应该避开陡坡 ④道路在缓坡上呈“之”字形弯曲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早期,在山区修建公路多为“之”字形的盘山路(如左下图)。现在,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右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山区,公路常修建成“之”字形,是为了
【小题2】现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尽ft取最短距离,不呈“之”字形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在山区,公路常修建成“之”字形,是为了
A.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 B.通过更多的居民点 |
C.增加山区线路的密度 | D.减小线路的坡度 |
A.汽车性能的改善 | B.少占耕地的要求 |
C.科技水平的提高 | D.节省投资的需要 |
下图中之所以修建“之”字形公路,主要是该地


A.山地地形,地势起伏大 |
B.经济落后,修路技术差 |
C.景色优美,旅游景点多 |
D.人口密集,聚落较分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