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和绘制了一些地理资料,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山区和平原地区修筑同等级铁路每千米工程量和造价的比较表(20世纪90年代)。
地形
类型
土石方
(10
4
m
3
)
桥梁
(延长米)
隧道
(延长米)
造价
(万元)
A
3~5
24
无
1 200~1 400
B
11~12
45
106
3 400~4 000
材料二 西藏地区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A、B两种地形中,________(填字母,下同)为平原,________为山地。修路的技术要求高和易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是
。
(2)试述交通线路在A、B地区形态的差异。
(3)根据材料二分析图中城镇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8-27 12:01: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公路QH段线路的分布特点及分布原因。
(2) 一般来说,在山地地区修建铁路和公路时,人们通常优先修建
________
,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
________
分布,它与APB方案相比,这两段各有什么优势?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下图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和喀什、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1)瓜达尔港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
(2)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是__、___。
(3)据材料信息,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下图为某地区域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中,最早形成城市的可能是哪一个?原因是什么?
(2)从地形条件来分析,D城市到B城市之间公路没有修建成直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示区域山地东、西两侧交通线路密度较大的是哪一侧?导致这种分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是什么?
同类题4
早期,在山区修建公路多为“之”字形的盘山路(如左下图)。现在,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右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山区,公路常修建成“之”字形,是为了
A.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B.通过更多的居民点
C.增加山区线路的密度
D.减小线路的坡度
【小题2】现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尽ft取最短距离,不呈“之”字形的主要原因是
A.汽车性能的改善
B.少占耕地的要求
C.科技水平的提高
D.节省投资的需要
同类题5
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
A.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
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城市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