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规划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村镇坐落在 (地形区)上,B村镇坐落在 (地形区)上。
(2)计划修建A村镇到B村镇的公路,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方案,简要说明理由。
(3)简述在甲、乙两河流下游常形成的地貌,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4)说出图中村镇的分布特点。

(1)图中A村镇坐落在 (地形区)上,B村镇坐落在 (地形区)上。
(2)计划修建A村镇到B村镇的公路,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方案,简要说明理由。
(3)简述在甲、乙两河流下游常形成的地貌,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4)说出图中村镇的分布特点。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爪哇岛上有火山112座,其中活火山35座。该岛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岛,岛上人口约1.5亿,多分布于海港和山谷地区。下图为爪哇岛地形图。

(1)概述爪哇岛上火山的分布特征。
(2)说出爪哇岛人口多分布于海港和山谷地区的主要原因。
爪哇岛上有火山112座,其中活火山35座。该岛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岛,岛上人口约1.5亿,多分布于海港和山谷地区。下图为爪哇岛地形图。

(1)概述爪哇岛上火山的分布特征。
(2)说出爪哇岛人口多分布于海港和山谷地区的主要原因。
下图是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

读图回答问题,图中公路规划方案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遵循的原则有( )
①尽可能连接居民点
②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③在陡坡段呈“之”字形弯曲
④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读图回答问题,图中公路规划方案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遵循的原则有( )
①尽可能连接居民点
②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③在陡坡段呈“之”字形弯曲
④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读图,回答问题。


(1)A图表示的是在 作用下形成的 地貌。
(2)B图是 (地貌名称),往往形成于 地区。
(3)C图所示①②③④是 地貌(地貌名称)演化过程,图中钟乳石是在 作用下形成的,石林的形成原因为 作用,。
(4)简要分析说明C图所示地貌对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1)A图表示的是在 作用下形成的 地貌。
(2)B图是 (地貌名称),往往形成于 地区。
(3)C图所示①②③④是 地貌(地貌名称)演化过程,图中钟乳石是在 作用下形成的,石林的形成原因为 作用,。
(4)简要分析说明C图所示地貌对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读下图某地区规划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d处的地貌类型是( )
【小题2】关于修建a村到b村公路的方案,叙述较为合理的是( )

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d处的地貌类型是( )
A.“v”字形河谷 | B.洪积扇平原 |
C.三角洲平原 | D.洪积一冲积平原 |
A.线路①距离短,工程量小,成本低 |
B.线路①路途短,难度小,经济效益高 |
C.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
D.线路②距离长,工程量大,成本高 |
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l)从内外力角度分析,图中山地的形成主要是以___作用为主,图中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以流水作用中_____作用为主。
(2)图中C位置往往会形成________地貌,D位置会形成_________地貌。
(3)B城镇沿___分布,规模较A城镇___(大或小),这样的分布可以为城镇提供丰富的___和便利的___。
(4)现在计划修建一条从A村落到B城镇的公路,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

(l)从内外力角度分析,图中山地的形成主要是以___作用为主,图中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以流水作用中_____作用为主。
(2)图中C位置往往会形成________地貌,D位置会形成_________地貌。
(3)B城镇沿___分布,规模较A城镇___(大或小),这样的分布可以为城镇提供丰富的___和便利的___。
(4)现在计划修建一条从A村落到B城镇的公路,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
关于山区公路的分布和走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山区的公路主要分布在山间小盆地和山间谷地
②山坡上没有公路分布
③山坡上的公路走向呈“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④山区公路为了减小工程量,多呈直线分布
⑤山区公路要避开陡坡和陡崖
⑥山间谷地的公路多远离聚落分布
①山区的公路主要分布在山间小盆地和山间谷地
②山坡上没有公路分布
③山坡上的公路走向呈“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④山区公路为了减小工程量,多呈直线分布
⑤山区公路要避开陡坡和陡崖
⑥山间谷地的公路多远离聚落分布
A.①②④⑥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⑤ | D.③④⑤ |
图甲为我国部分地区图,图乙为太行山山前断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甲的地形类型。
(2)据图乙,判断华北平原的分布位置(A或B),指出华北平原形成的地质作用。
(3)简述图甲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地表形态和人类活动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4)在平原地形或山地地形中任选其一,说明在该地形影响下,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5)据图甲列举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


(1)指出图甲的地形类型。
(2)据图乙,判断华北平原的分布位置(A或B),指出华北平原形成的地质作用。
(3)简述图甲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地表形态和人类活动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4)在平原地形或山地地形中任选其一,说明在该地形影响下,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5)据图甲列举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河流Ⅰ的上游以_________作用为主,下游以_________作用为主。
(2)计划修建a村到b村镇的公路,在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__,其理由是 _________(选择填空)。
A.线路①距离短,修建公路工程量小 B.线路①路途短,经济效益高
C.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D.线路②工程量大,成本高
(3)修建从b镇到d镇的公路没有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_________(选择填空)。
A.地形的影响 B.为提高经济效益 C.工程难度 D.灾害天气
(4)a、b两地相比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_。

(1)河流Ⅰ的上游以_________作用为主,下游以_________作用为主。
(2)计划修建a村到b村镇的公路,在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__,其理由是 _________(选择填空)。
A.线路①距离短,修建公路工程量小 B.线路①路途短,经济效益高
C.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D.线路②工程量大,成本高
(3)修建从b镇到d镇的公路没有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_________(选择填空)。
A.地形的影响 B.为提高经济效益 C.工程难度 D.灾害天气
(4)a、b两地相比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_。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塔里木盆地的城镇呈串珠状分布在______(地貌名称)上;城镇分布在该地 貌上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浙江的杭州相比,塔里木盆地周围城镇等级较________________。
(3)影响该铁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该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_____、寒潮、高 温等恶劣天气。铁路沿线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这些自然资源从属性上分属于________资源
材料一:下图为新疆塔里木盆地简图,图中北侧是南疆铁路的一段(库尔勒——喀什)。

料料二: 由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自 20 世纪 70 年代塔里木河开始出现断流,90 年代断流河 长度进一步扩大,到了 2009 年,断流河长度超过了 1200km;断流时间也由 1990 年的 16 天发展到1995 年的 67 天, 2000 年的 127 天,2008 年增至到 228 天。
(1)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导致塔里木河断流的原因之一,断流加剧了当地_____化趋势;这充分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特点。(2)塔里木盆地的城镇呈串珠状分布在______(地貌名称)上;城镇分布在该地 貌上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浙江的杭州相比,塔里木盆地周围城镇等级较________________。
(3)影响该铁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该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_____、寒潮、高 温等恶劣天气。铁路沿线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这些自然资源从属性上分属于________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