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量的大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生态系统中,影响土壤、生物、枯枝落叶储存养分量的核心因素是
A.气候条件B.土壤条件C.生物条件D.地质条件
【小题2】图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探险者在游记中写到:离开蒙特港区,可在海上看到排列成龙的高大雄伟山峰群,山顶峰尖锐如剃刀。从蒙特港到埃斯克尔,沿途雪峰与火山映照,冰川同密林交错。在向特雷利乌前进途中,自然景观与先前存在极大差异,气候条件恶劣,尘暴不断……下图示意该次探险区域与路线。


(1)试推测蒙特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试对“沿途雪峰、火山、密林共存”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对比该区域山脉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小题1】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界线的变化最可能发生的是
①高山雪线的海拔高度下降
②高山的森林、草原界线海拔高度上移
③水稻、小麦生长分界线向低纬度推移
④橡胶、甘蔗栽培北界向高纬度推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小题2】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A.高纬大陆上冬季高压势力增强
B.低纬海区台风强度减小
C.中纬内陆地区干旱面积减小
D.沿海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
【小题3】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可直接明显减弱
A.大气逆辐射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作用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A地附近海域常会出现大量鱼类死亡的原因。
(2)运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解释B地有城市分布的原因。
(3)简析MN间地形变化对P地自然景观的影响。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示意塞罕坝机械林场位置,表为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前后对比表。


时间
林地面积
森林覆盖率
年均大风日数
年降水量
无霜期
1962年
24万亩
12%
83天
不足410mm
52天
2016年
112万亩
80%
53天
460mm
64天
 

塞罕坝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显著的过渡性特征,生态脆弱。辽、金时期塞罕坝水草丰沛、林木茂密,兽禽繁集,被称作“千里松林”,树曾是这里最平常的东西,樟子松便是这里的典型树种。公元1681午,康熙在此覆立“木兰围场”。清末,由于国力衰微,围场被开围放垦。到解放初期,这里的树已经变成最稀罕的东西。新中国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为了恢复这里的往日生机,塞罕坝三代人花55年时间筑就了这里百万亩人工林海,使塞罕坝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使其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活标本。现如今,塞竿坝葱郁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1)说明塞罕坝区域自然环境过渡性特征的主要表现。
(2)分析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区域生态功能。
(3)塞罕坝林区典型原生树种是樟子松,试推测其生长习性。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下图为两座山脉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m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2)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3)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热带雨林是指阴凉、潮湿多雨、高温、结构层次不明显、层外植物丰富的乔木植物群落,具有独特的外貌和结构特征。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①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 
②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
③热带雨林常绿,缺少枯枝落叶
④养分再循环的速度缓慢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小直接后果是(  )
A.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
B.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C.碳氧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海拔1000多米的阿尔金山北麓平原,到东昆仑山海拔6973米的木孜塔格主峰,高差约6000米。巨大的高差,形成了该地区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垂直差异,从而出现了多种垂直自然景观带。下图为东昆仑山—阿尔金山一线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1)简述该地区无森林分布的原因。
(2)比较东昆仑山与玉素甫阿勒克塔格雪线高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高山寒冷草甸区是野牦牛和藏原羚的理想生存环境。说出野牦牛和藏原羚的生活习性。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土壤呼吸作用(土壤中的CO2逸散到近地面的现象)强度与土壤孔隙度、有机质含量成正相关,土壤容积含水量约30%时,呼吸作用最强。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玉米活跃生长期静风条件和一天中上午、下午、清晨不同时刻CO2浓度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表示清晨CO2浓度随高度变化的曲线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作物层底部CO2浓度的垂直变化规律是(  )
A.随高度上升而降低B.先降低后升高
C.垂直变化不大D.随高度上升而增加
【小题3】通过改变CO2浓度来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主要是(  )
A.增加土壤的湿度B.增施土壤有机肥
C.减少植株的密度D.增加作物的高度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  )
A.亚寒带针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