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沿某条经线绘制的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剖面线穿越了我国三级阶梯
B.①③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
C.②地形区北坡比南坡自然带更丰富
D.④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贫乏
【小题2】有关②⑤⑥⑦地形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处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
B.⑦山雪线平均海拔最高
C.⑥地形区聚落在此选址的最主要因素是水源
D.都位于印度洋板块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山地的山顶或山脊,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植株相对矮小、树干弯曲。海南岛热带云雾林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上,下图为该岛云雾林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推测海南热带云雾林水汽的主要是
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
C.盛行西风D.东北信风
【小题2】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的原因是
A.热量不足B.土壤贫瘠
C.地质灾害多D.风力强劲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现在相比,在青藏高原的隆起前,下列西北地区地理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被覆盖率大B.气候的海洋性强
C.河湖水量增加D.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小题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可能
A.风力作用增强B.流水作用增强
C.冰川作用增强D.变质作用增强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彊北端,阿尔泰山南部。千百年来,生活在该地区的哈萨克等少数民族,都沿着“四季牧场,终年放牧”的传统生活智慧和生产方式,年复一年,山上山下,长途跋涉。11月末或12月初,牧民赶着上百万头牲口转场至冬牧场越冬,随着越来越多牧民的定居,饱含浪漫想象的游牧之歌,在阿勒泰已渐行渐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阿勒泰地区的甲牧场对应的植被主要为
A.荒漠及荒漠草原B.灌木草原
C.森林和森林草原带D.草甸草原
【小题2】春夏秋冬牧民大致沿一条条支流转场上下山,影响转场线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A.水B.气温C.地形D.光照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9年4月,一张飘絮预警图在朋友图广为传播。杨树适应性强,枝叶繁茂,绿化中应用较为广泛。每年四五月份,杨树新叶吐露前后,产生的杨絮也会在各地如约而至,让人不胜其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杨树所属的植被类型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小题2】导致我国北方地区进入飘絮季时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昼夜温差
【小题3】与南方相比,华北地区春季飞絮问题严重的原因是
A.风力小,不易扩散B.湿度小,不易沉降
C.水域广,不易打扫D.温度低,不易产絮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区域沙漠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调查该地牧草生长量的差异,需搜集和查阅该地区的(  )
A.年降水量B.海拔高度
C.地质条件D.人口密度
【小题2】调查该地牧草生长量的差异选取线路正确的是(  )
A.1→3→4→7→8B.6→7→8→1→5
C.5→4→3→2→6D.2→1→3→8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青藏高原地区湖泊分布众多,色林错湖便是其中之一,色林错湖泊属于构造湖。色林错湖所处的盆地南北两缘新构造发育,盆地随青藏高原的隆升而抬升。随着时间的发展,盆地内大湖缩小,且受某些因素的影响逐渐发育成现代湖泊分散分布的格局。

阅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色林错湖说法正确的是
A.色林错湖分散布局的原因是受板块上升隆起,将大湖分割而成
B.色林错湖的补给水源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流量季节变化大
C.色林错为淡水湖,冬季结冰期时间长
D.色林错湖地区年温差大,昼夜温差大
【小题2】有关资料记载色林错不停地长大,据2014年数据显示,其面积约为2391平方千米,一跃超过纳木错湖成为西藏最大的湖泊,也是青藏高原第二大湖泊。下列有关色林错湖叙述正确的是
A.湖泊面积增大后,植被覆盖率下降
B.湖泊面积增大主要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造成的
C.湖泊面积增大,导致色林错湖泊流域面积增大
D.湖泊面积增大主要是农业灌溉等人类活动用水减少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区域雪线高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沿AB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并简要分析主要原因。
(2)图中①地区为我国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区,说明其自然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马是一种食草性动物,喜群居,根据马匹原产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马的外形特征和性能等方面的差异,可将马分为草原种、沙漠种、山地种和森林种。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依据材料推测,适宜马生存繁衍的气候环境是()
A.温和少雨B.湿热多雨C.寒冷干燥D.高温多雨
【小题2】“To work like a horse"在欧洲非常流行,这一语句相适对应的文化现象是()
A.马耕文化B.牛耕文化C.基督教文化D.洛可可文化
【小题3】古代中国南方农业生产大量使用牛耕而非马耕,其原因是()
A.中国南方以水田为主,马不适合在水田中耕作
B.中国南方气候炎热,不适合马生存和繁衍
C.中国古代战马缺乏,马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禁止用于农业生产
D.中国古代驽马昂贵,而耕牛价格低廉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威尔逊天文台和南方天文台有良好的天文观察条件,主要原因有()
①海拔高,接近天体 ②靠海,冬暖夏凉
③地处高山,视野开阔 ④受洋流影响,大气稳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关于两天文台的正确叙述有()
A.两地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B.两地沿海地区终年温和湿润
C.均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D.两地沿海一地有寒流通过,一地有暖流通过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