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贡嘎山(29°N,l0l°E)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其海拔高达7556米,被称为“蜀山之王”,山顶常年被暖冰(接近0℃)覆盖。在贡嘎山区,即使天气晴朗,山麓艳阳高照,山顶也常常小雪绵绵。
材料二在贡嘎山东部雅家埂河的上游,河谷中岩石的表面因生长着约利橘色藻而呈现鲜艳的红色,被称为“红石滩”。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 4000米之间的谷地。研究发现,约利橘色藻喜相对低温(最适宜温度20℃)、潮湿的环境,常依附生长于棱角分明的石头表面(原生石),这种藻的细胞内含有大量类胡萝卜'素,能帮助橘色藻适应来自高山的“挑战”。约利橘色藻是石滩中最早出现的“拓荒植物”,又称“先锋植物”,之后它们便会被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如图所示)。如今,贡嘎山的红石滩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旅游名片。

材料三贡嘎山东部的雅家埂河上游,泥石流多发,在河谷的两侧,有数量众多的温泉,这些温泉水最高温度可达92℃,河水因富含来自岩石的矿物质而呈现乳白色,地理学家称之为“冰川乳”,红白相间的河谷景色(如图所示)十分美丽。

(1)结合降水的形成原理,分析贡嘎山山顶多小雪天气的自然原因。
(2)“冰川乳”因富含矿物质而呈现乳白色,试分析“冰川乳”的形成讨程。
(3)结合材料分析河谷中约利橘色藻生长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贡嘎山(29°N,l0l°E)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其海拔高达7556米,被称为“蜀山之王”,山顶常年被暖冰(接近0℃)覆盖。在贡嘎山区,即使天气晴朗,山麓艳阳高照,山顶也常常小雪绵绵。
材料二在贡嘎山东部雅家埂河的上游,河谷中岩石的表面因生长着约利橘色藻而呈现鲜艳的红色,被称为“红石滩”。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 4000米之间的谷地。研究发现,约利橘色藻喜相对低温(最适宜温度20℃)、潮湿的环境,常依附生长于棱角分明的石头表面(原生石),这种藻的细胞内含有大量类胡萝卜'素,能帮助橘色藻适应来自高山的“挑战”。约利橘色藻是石滩中最早出现的“拓荒植物”,又称“先锋植物”,之后它们便会被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如图所示)。如今,贡嘎山的红石滩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旅游名片。

材料三贡嘎山东部的雅家埂河上游,泥石流多发,在河谷的两侧,有数量众多的温泉,这些温泉水最高温度可达92℃,河水因富含来自岩石的矿物质而呈现乳白色,地理学家称之为“冰川乳”,红白相间的河谷景色(如图所示)十分美丽。

(1)结合降水的形成原理,分析贡嘎山山顶多小雪天气的自然原因。
(2)“冰川乳”因富含矿物质而呈现乳白色,试分析“冰川乳”的形成讨程。
(3)结合材料分析河谷中约利橘色藻生长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前往珠穆朗玛峰探险旅行宿营的游客日益增多。下图为珠穆朗玛峰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珠穆朗玛峰南北两坡雪线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小题2】影响图中登山路线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 )

【小题1】影响珠穆朗玛峰南北两坡雪线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温 | B.降水 | C.坡度 | D.人类活动 |
A.地形坡度 | B.风力大小 | C.氧气含量 | D.冰雪厚度 |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森林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判断下图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小题2】大面积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小题1】判断下图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 B.②④①③ | C.①④②③ | D.①④③② |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距海里程等值线(单位:km)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甲地相比,乙地
【小题2】图中甲地土壤较为贫瘠,其原因之一可能是

【小题1】与甲地相比,乙地
A.年降水量大 | B.西风势力强 |
C.冬季气温高 | D.太阳辐射强 |
A.植被不落叶,有机质产生少 |
B.冰川作用后,土壤发育较差 |
C.地形起伏大,有机质迁移快 |
D.冬季气候冷,微生物活动弱 |
下图示意世界某岛屿,岛上多火山,大部分地区覆盖着森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岛屿( )
【小题2】甲城市正北约3700千米处的某山脉山麓地带的自然植被最可能为( )

【小题1】该岛屿( )
A.河流流程长,径流量大 | B.属于印度洋板块,地壳稳定 |
C.影响降水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 D.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 |
A.常绿阔叶林 | B.常绿硬叶林 | C.落叶阔叶林 | D.温带草原 |
读美国西北部奎茨河及等高线分布图,该河谷植被茂密,有世界较为著名的温带“雨林”。据此完成问题。

奎茨河地区每平方千米的生物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物体的干物质的重量,单位为Kg/(m².年))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多,其主要原因是:

奎茨河地区每平方千米的生物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物体的干物质的重量,单位为Kg/(m².年))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多,其主要原因是:
A.光照更充足 | B.热量条件更好 |
C.物种更具多样性 | D.生长速度缓慢 |
15~19℃是油菜开花的最适宜温度,20℃左右温度适宜油菜结籽;菊花多属短日照植物,于日照渐短的秋冬季开花。下图示意我国油菜开花日期分布。假设甲、乙两地为我国的油菜种植区(甲、乙位置不确定,图中未标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甲地油菜比乙地的开花早,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
【小题2】若甲、乙两地都可种植油菜和菊花,仅从纬度角度考虑,甲地油菜比乙地油菜开花晚,则甲地菊花比乙地菊花开花时间 ( )
【小题3】通常情况下,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油菜籽的品质好。西北某干旱山地不同坡向油菜籽品质差异明显,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则油菜籽品质最好的为 ( )

【小题1】若甲地油菜比乙地的开花早,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
A.甲地种植春油菜,乙地种植冬油菜 |
B.甲地位于珠江三角洲,乙地位于江淮平原 |
C.甲地位于塔里木盆地,乙地位于长江三角洲 |
D.甲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乙地位于河西走廊 |
A.早 | B.晚 |
C.同时 | D.不确定 |
A.东北坡 | B.西南坡 |
C.东南坡 | D.西北坡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植被带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
B.山地针叶林带 |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
D.山地草原带 |
A.各植被带间有明确分界线 |
B.各植被带间的分界线随季节变化 |
C.可能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
D.植被带更替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
“阳光下泛着幽蓝光泽的冰川,从皑皑白雪之中蜿蜒而下,悄无声息地延伸到针阔叶混交的密林深处,它们同峭壁、飞瀑、古树、民居、以及草原和湖泊亲密的交织在一起,呼应着一撮一撮金黄色的油菜花,构成了波密别样的美。”下图为波密某地景观图及波密地理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冰川、古树、民居、草原湖泊油菜花交织成景”关联最大的地理要素是
【小题2】波密和墨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小题1】与“冰川、古树、民居、草原湖泊油菜花交织成景”关联最大的地理要素是
A.冰川 | B.降水 | C.河流 | D.地形 |
A.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 |
B.大气的保温作用强,热量充足,利于作物生长 |
C.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 |
D.大气的削弱作用强,热量充足,利于作物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