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下图,甲大陆①自然带与乙大陆⑤自然带类型相同,关于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由于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而形成的 |
B.都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而形成的 |
C.①自然带受西风带影响;⑤自然带受寒流影响 |
D.①自然带深居内陆;⑤自然带地处山脉背风坡 |
造成由沿海向内陆地表景观地域分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
A.从沿海到内陆,降水迅速增加 | B.从沿海到内陆,气温迅速降低 |
C.从沿海到内陆,水分逐渐减少 | D.从沿海到内陆,气压逐渐降低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


A.南坡3500米 | B.南坡2000米 | C.北坡3500米 | D.北坡2000米 |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读我国东线放蜂线路示意图,图中放蜂路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 B.垂直地域分异 |
C.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D.非地带性分异 |
关于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是( )
①自然带沿着东西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②以热量为基础
③在低纬和高纬地区表现比较明显 ④中纬度不体现此种分异
①自然带沿着东西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②以热量为基础
③在低纬和高纬地区表现比较明显 ④中纬度不体现此种分异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也就是高山林线。下图为“全球部分山脉、山地林线海拔高度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全球山地林线的分布 ( )。
【小题2】控制林线海拔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 )。
①温度 ②湿度 ③坡度 ④坡向

【小题1】全球山地林线的分布 ( )。
A.从30°N的副热带向南北两极递减 |
B.林线海拔最大值出现在赤道上 |
C.天山林线低于横断山脉是因其远离海洋、水汽少 |
D.50°N~70°N之间纬度每升高1°,林线海拔约升高130米 |
①温度 ②湿度 ③坡度 ④坡向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认为,自然界中的水土流失,只是土壤侵蚀的过程。实际上,在土壤侵蚀的同时,地貌,植被,地方气候也在同步变化。因此,水土流失是一种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下图为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1)描述黄土高原地貌的主要特点。
(2)简述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
一般认为,自然界中的水土流失,只是土壤侵蚀的过程。实际上,在土壤侵蚀的同时,地貌,植被,地方气候也在同步变化。因此,水土流失是一种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下图为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1)描述黄土高原地貌的主要特点。
(2)简述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
读“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垂直运动),完成下列问题。

(1)A处降水类型为________。此时日本东京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2)据研究,该地区地表水的直接蒸发量很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上升冷却降到地面,相当于亚马孙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__________。
(4)近些年来,亚马孙流域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少(约2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虽然降水量减少了,但流入河中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处降水类型为________。此时日本东京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2)据研究,该地区地表水的直接蒸发量很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上升冷却降到地面,相当于亚马孙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__________。
(4)近些年来,亚马孙流域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少(约2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虽然降水量减少了,但流入河中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