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中的阴影区域分布着1000多种形态各异的野生多肉植物,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且其东西向植物类型区域差异明显。

(1)推测图示沿海地区多雾的季节,并阐释其形成过程。
(2)说明地形对阴影区域东西向多肉植物生长环境差异的影响。
(3)分析该地区多肉植物丰富的自然原因。
(4)推测赤道逆流增强的年份,图示海域鱼产量与正常年份相比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山地各地理要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处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
A.高山草甸B.针阔混交林
C.高寒荒漠D.高山针叶林
【小题2】该山地北坡属于(  )
A.阳坡和迎风坡B.阴坡和背风坡
C.阴坡和迎风坡D.阳坡和背风坡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能体现群发性的地理现象是
A.全球变暖--沙尘暴一地震
B.火山一台风一干旱
C.寒潮一酸雨一南极臭氧空洞
D.台风一洪涝一水土流失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地理事象不是在新生代出现的是(  )
A.蕨类植物B.被子植物C.灵长类D.第四纪冰期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质历史上,生命出现以后对环境产生深刻影响的活跃角色是(  )
A.化学演化B.生物演化C.化学演化和生物演化D.以上都不正确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生物学上统称为(  )
A.原核细胞生物B.真核细胞生物C.脊椎动物D.蕨类植物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日本人喜欢吃寿司,以米食为主,而同纬度的中国华北地区居民则以麦类的馒头面条为主食,与这种差异关系最密切的要素是
A.气温B.降水量C.地形D.人口数量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灰化作用是指寒湿气候和郁闭的针叶林下,土壤亚表土的矿物遭受破坏,成为类似灰状或灰白色的灰化层的现象。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四个不同地区的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如仅考虑气候条件,四地中土壤最可能发生灰化作用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如果不考虑海拔差异的影响,则四地由北到南的排列顺序为
A.甲乙丙丁B.甲丁乙丙C.丁乙甲丙D.丁丙乙甲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值线图,实线表示等高线,虚线表示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m。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河流两岸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B.温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小题2】上图中甲处水井中的水面与井口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3mB.6mC.9mD.l2m
【小题3】上图中区域所处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面左图为“雪线景观示意图”,右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1)图例A代表__________(自然带),该自然带常年受__________(气压带)影响。
(2)南美洲东部自然带按A—B—C—D—E的序列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_________________条件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
(3)右图中甲处的热带荒漠带呈南北狭长分布,其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
(4)雪线即高山上部常年冰川积雪的下线,安第斯山脉的永久性雪线高度有很大的变化,在麦哲伦海峡附近为792米,南纬27°附近为6096米,赤道附近为4572米。安第斯山脉雪线高度在南纬27°附近最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