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 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纬度地带性的变化
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C→F→G→H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经度地带性的变化
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当前题号:1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天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中所示山地自然带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坡云杉林带缺失——坡度大
B.乙坡自然带海拔低——热量充足
C.丙坡积雪冰川带下界高——降雪多
D.丁坡自然带数目多——高差大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等要素不会影响气候
D.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影响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方性分异是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其影响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地方地形B.地方纬度
C.地方气候D.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由于中国各地纬度、地形及海陆位置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避暑型气候。避暑型气候的重要指标是人体感知温度,由气温、湿度、风速、辐射等多种因子构成。下图为我国夏季不同避暑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我国东南地区避暑型气候分布少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温度B.湿度C.风速D.太阳辐射
【小题2】下表为不同避暑类型夏季主要气象指标的对比表。表中①②③④避暑类型依次对应(  )
类型
气象指标
气温/℃
湿度/%
风速/(m·s-1
太阳辐射(W·m-2
环渤海低山丘陵型
26.6
70.4
6.4
862.7

24.3
47.7
5.0
1114.7

22.7
68.2
9.8
927.2

26
49.7
5.4
929.2

26.5
34.2
6.1
971.4
 
A.中东部山岳型   西南高原型 东北山地平原型  西北山地高原型
B.西南高原型 中东部山岳型   东北山地平原型  西北山地高原型
C.西南高原型 西北山地高原型 中东部山岳型    东北山地平原型
D.西北山地高原型 中东部山岳型   西南高原型 东北山地平原型
【小题3】根据上面判断结果,我国中东部山岳型气候的特点是(  )
A.气温高B.湿度小C.风速大D.辐射强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CO2,而森林土壤是CO2产生的重要,土壤CO2主要来自于微生物呼吸、植物根呼吸和土壤动物呼吸。某科研小组对武夷山同一海拔、同一坡向、同一优势树种(米槠林)的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森林土壤CO2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枯枝落叶量的关系示意图
【小题1】武夷山森林土壤CO2排放量最高值出现在(  )
A.1~2月B.4~5月
C.7~8月D.10~11月
【小题2】同海拔、同树种的武夷山东坡比西坡的土壤CO2排放量大,其主要原因是(  )
A.降水较多B.蒸发较大
C.气温较高D.枯枝落叶较多
【小题3】研究表明,天然米槠林土壤比人工米槠林土壤CO2排放量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土壤温度较高B.土壤湿度较大
C.土壤含水量较高D.枯枝落叶量较多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整体性特征
【小题2】甲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较丁山地复杂,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  (    )
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C.降水较多D.距海较远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
A.①﹣﹣土壤比热容减小B.②﹣﹣地面蒸发的水量减小
C.③﹣﹣地面植被覆盖率增加D.④﹣﹣气温年较差变大
【小题2】①环节导致“大气温度变幅减小”,蕴含的地理原理是(  )
A.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B.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
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a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图b为雄安新区略图。材料二作为一个世界瞩目的新区,“雄安”将重点打造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和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区。

(1)图示区域主要属于(三大自然区)____。秦皇岛港是我国最大的能源运输港,其运输的能源主要是____、____。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的地质构造是____,其山麓地带性植被是____。 
(3)华北地区最缺乏的自然资源是____,为此我国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____。
(4)说出雄安新区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优势自然条件。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由赤道到北极地区自然地理景观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序号①代表的自然景观是
A.温带草原B.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D.常绿硬叶林
【小题2】该图所示内容的主题应是自然带的
A.植被高度变化B.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
C.垂直地带分异D.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