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作用的是
A.aB.bC.cD.d
【小题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是
A.aB.bC.cD.d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祁连山区某小流域不同海拔植被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流域(  )
A.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B.海拔越低荒漠所占面积比值越大
C.深居内陆,夏季气温高D.降水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
【小题2】该流域内阴坡林地明显多于阳坡,主要原因可能是阴坡(  )
A.蒸发少B.温度高C.降水多D.坡度大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非洲东部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推测图中南坡为
A.向阳坡B.迎风坡C.背阳坡D.背风坡
【小题2】影响该山缺少针叶林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土壤C.光照D.降水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某假想地域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因素是
A.海陆位置B.人类活动
C.地壳运动D.大气环流的变化
【小题2】图中所示地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无序性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小题2】图中从C到D的自然景观变化最典型的地区是
A.北美大陆B.亚欧大陆
C.非洲大陆D.南美大陆
【小题3】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变化B.水分变化C.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D.地形起伏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
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丙—甲—乙—丁D.、甲—丙—乙—丁
【小题2】图中针叶林带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B.水分C.坡向D.地形
【小题3】与丙图比,丁图中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B.海拔高度低C.处于阴坡D.处于背风坡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番禺所处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热带雨林带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二者呈正相关。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下列要素中可能增强的有
①流水作用  ②冰川作用  ③风力作用  ④地面蒸发  ⑤水汽输送  ⑥地面径流
A.①④B.②⑤C.③④D.③⑥
【小题2】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气候的海洋性变强B.植被覆盖率增大
C.气温的日、年较差减小D.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近年来,我国某地大力推广“不整地、不灭茬、不打垄,地里遍布玉米秸秆”的“免耕懒作”生产模式后,土壤中蚯蚓数量大幅上升,玉米根系大幅增长。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传统“精耕细作”相比,“免耕懒作”生产模式的主要优势是
①生产工序减少,劳动成本降低  ②土壤肥力上升,侵蚀作用减弱
③蒸发作用减弱,土壤水分增加  ④鼠患虫害减少,粮食单产上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小题2】蚯蚓数量的增加与玉米根系的变长现象,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不稳定性特征B.整体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D.区域性特征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