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地处我国自然环境的过渡地带,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该地区的植被受气候的影响尤为敏感。下图示意贺兰山位置及其中段植被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野外调查发现,旱生灌丛大多分布于沟谷及阴坡地段。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B.热量C.水分D.光照
【小题2】图中人工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
A.山地降水B.湖泊水C.冰川融水D.积雪融水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玉山植被垂直分布与北半球植被分布图,其中树线是指天然森林垂直分布的上限。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某登山者从海拔500米到l900米刚好走过常绿阔叶林。水平陆地上要完全通过常绿阔叶林理论上至少要走约
A.550千米B.1000千米C.1200千米D.1400千米
【小题2】对树线高度影响不大的因素是
A.经度位置B.纬度位置C.海拔高度D.降水量
【小题3】玉山树种丰富的原因不包括
A.热量B.海拔C.降水D.土壤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祁连山的森林区对河西走廊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内山势陡峭,落差大,广泛发育着山间盆地和峡谷,海拔高度一般在2000-4000m之间,主峰达5564m。下图示意祁连山林区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的递增率变化和祁连山林区降水量、温度随月份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据图可推断
A.形成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B.3550米高度降水达到最大值
C.第二个递增率高峰受地形的影响D.祁连山降水随海拔增高而增加
【小题3】【小题4】祁连山林地对径流的影响是
A.增加地表径流B.消洪补枯
C.缩短径流历时D.减少地下径流
【小题5】【小题6】祁连山林区夏季降水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盛行西风带来丰富水汽B.夏季风遇地形阻挡
C.气温高,空气湿度大D.西南季风带来水汽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纬度低
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
【小题2】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三座山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甲—丙—乙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题。

沿EF线自然带变化的规律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非地带性分异D.垂直地域分异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祁连山12800m至3800m高寒草甸生长期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之比随时间变化图,与地上生物量相比地下生物量较为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由图可知生长期内
A.地下生物量逐渐减少
B.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加
C.地上生物量总体增长速度快于地下生物量
D.地上生物量总体增长速度慢于地下生物量
【小题2】生长初期比值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条件好,地上生物量较大B.水热条件好,地下生物量较大
C.水热条件差,地上牛物量较小D.水热条件差,地下生物量较小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影响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的一种指标。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如图所示,由海南背心—广西、湖南短袖—湖北衬衣—河南西服—河北、辽宁大衣—吉林、黑龙江厚羽绒服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小题2】决定上题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C.高度D.光照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某山地植被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地位于(  )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南半球低纬度地区D.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小题2】甲地的植被应为(  )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于阴坡。读中纬度某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B.甲、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C.丙、丁位于北半球的阳坡D.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小题2】戊点的地形可能是(   )
A.天坑B.鞍部C.山顶D.峰丛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