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我国祁连山12800m至3800m高寒草甸生长期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之比随时间变化图,与地上生物量相比地下生物量较为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由图可知生长期内
A.地下生物量逐渐减少
B.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加
C.地上生物量总体增长速度快于地下生物量
D.地上生物量总体增长速度慢于地下生物量
【小题2】生长初期比值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条件好,地上生物量较大
B.水热条件好,地下生物量较大
C.水热条件差,地上牛物量较小
D.水热条件差,地下生物量较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4-21 05:13: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
【小题2】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小题3】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
德班气候资料(监测站:29°50’S,31°2’E 海拔5m)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同类题2
网易探索栏目记者在巴西牧场采访,看到牛群正在伤痕累累的土地上吃草,这里曾是茂密的亚马孙雨林,放牧导致巴西亚马孙流域的森林采伐每年吞噬掉数千平方英里不可替代的林地。
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3
读汉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信息显示,该区域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优势条件是
①位于河流的上游,水质比较洁净 ②支流众多,流量充足 ③降水丰富,流量季节变化小 ④落差小,流速缓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小题2】丹江上游夏季降水多于下游,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距海远近
B.热带气旋
C.地形抬升
D.冷锋影响
同类题4
下图表示的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
的特点。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___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
。(填字母)
(3)若此图表示我国云贵高原地区,则其典型地貌是_________。
同类题5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A.爬行类
B.鸟类
C.两栖类
D.哺乳类
【小题2】鱼类动物物种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元古代
D.新生代
【小题3】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
A.爬行动物时代
B.哺乳动物时代
C.海生藻类时代
D.裸子植物时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农业的区位选择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