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为某冲积扇示意图,按地表物质组成将其划分为4个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①~④区的变化体现了
【小题2】造成①~④区土壤特征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①~④区的变化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C.垂直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A.成土母质 | B.地形 |
C.气候 | D.生物 |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以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风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风向是__________,全年受甲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是_____________。与之对应的⑤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带。
(2)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C地为__________气候,下图 为该气候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

(3)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⑧⑥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①②③④⑤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为基础的。

(1)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风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风向是__________,全年受甲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是_____________。与之对应的⑤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带。
(2)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C地为__________气候,下图 为该气候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

(3)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⑧⑥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①②③④⑤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为基础的。
下图为我国某地形区内甲、乙两监测点地温包络线分布图(地温包络线由各深度的最冷月平均温度线与最热月平均温度线组成,形状犹如向上的“喇叭”),地温季节变化波动为零的深度被称为地温年变化深度(记作ZA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形区可能为
【小题2】推测乙监测点地表景观最有可能为
【小题3】研究表明ZAA(地温年变化深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其影响因素中最弱的是

【小题1】该地形区可能为
A.华北平原 | B.东北平原 | C.青藏高原 | D.四川盆地 |
A.沼泽草甸 | B.森林 | C.草原 | D.沙漠 |
A.岩石岩性 | B.地下水状况 | C.人类活动 | D.地表下垫面状况 |
2017年6月,我国首条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高铁——宝兰高铁正式开通,宝鸡至兰州高速铁路全长401千米。宝鸡至兰州列车运行时间由7小时缩短至2小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铁路沿线的自然带不包括( )
【小题2】宝鸡到兰州段铁路沿线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小题1】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铁路沿线的自然带不包括(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C.温带草原带 |
D.温带荒漠带 |
A.石漠化 | B.酸雨 | C.水土流失 | D.土壤盐碱化 |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脉的走向为
【小题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地受沿岸暖流的影响,等温线分布高度大于B地
B. 18℃等温线在A、B处分布的差异主要是森林覆盖率的差异导致的
C. 1000米处A侧气温比B侧高,是因A侧纬度低
D. B侧受暖空气影响强,导致B侧1000米气温与A侧1200米气温相等

【小题1】该山脉的走向为
A.西北—东南走向 | B.东北—西南走向 | C.南北走向 | D.东西走向 |
A. A地受沿岸暖流的影响,等温线分布高度大于B地
B. 18℃等温线在A、B处分布的差异主要是森林覆盖率的差异导致的
C. 1000米处A侧气温比B侧高,是因A侧纬度低
D. B侧受暖空气影响强,导致B侧1000米气温与A侧1200米气温相等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⑦—⑧—④—⑤的更替,反映了自然带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分异基础是 条件。
(2) ⑦自然带名称是 ,气候类型是 。
(3)图中北半球有两处自然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这种自然带的名称是 ,气候类型在大陆西岸是 气候,在大陆东岸是 气候;有两处气候类型相同,但自然带不同,这两种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 和 。
(4)下图表示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详细考察,经大兴安岭、内蒙古草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在这个过程中,自东向西,自然带变化属于 地带性,这种地域分异是以 为基础。在 半球 纬度表现最为明显。

(1)图中①—②—③—⑦—⑧—④—⑤的更替,反映了自然带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分异基础是 条件。
(2) ⑦自然带名称是 ,气候类型是 。
(3)图中北半球有两处自然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这种自然带的名称是 ,气候类型在大陆西岸是 气候,在大陆东岸是 气候;有两处气候类型相同,但自然带不同,这两种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 和 。
(4)下图表示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详细考察,经大兴安岭、内蒙古草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在这个过程中,自东向西,自然带变化属于 地带性,这种地域分异是以 为基础。在 半球 纬度表现最为明显。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某国家部分经济活动分布。该国人口2400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图中大坝建成后,给该国带来一系列经济效益,如发电等,但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

(1)归纳该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
(2)描述该国城镇空间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形成条件。
(3)据图说明甲地发展铝品加工工业的区位优势。
(4)简述修建大坝对该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意义,分析上游水量减少对入海口地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下图示意某国家部分经济活动分布。该国人口2400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图中大坝建成后,给该国带来一系列经济效益,如发电等,但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

(1)归纳该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
(2)描述该国城镇空间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形成条件。
(3)据图说明甲地发展铝品加工工业的区位优势。
(4)简述修建大坝对该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意义,分析上游水量减少对入海口地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读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带自东向西有规律演替的根本因素是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包头最适宜发展的工业是

【小题1】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带自东向西有规律演替的根本因素是
A.地形因素 | B.海陆位置 | C.太阳辐射 | D.洋流性质 |
A.水力发电 | B.钢铁工业 | C.造纸业 | D.乳制品加工业 |
读七个省级行政区的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
【小题2】在该植被区不经常发生的是( )

【小题1】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
A.草原 | B.苔原 |
C.硬叶林 | D.针叶林 |
A.火灾 | B.鼠灾 |
C.雪灾 | D.洪灾 |
读非洲自然带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自然带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_。自然带C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带D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在南半球该自然带位于图中________处。
(3)自然带E为____________,分析该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
(4)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_________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___________方向更替,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___为基础的。

(1)写出图中自然带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_。自然带C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带D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在南半球该自然带位于图中________处。
(3)自然带E为____________,分析该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
(4)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_________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___________方向更替,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___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