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某国家部分经济活动分布。该国人口2400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图中大坝建成后,给该国带来一系列经济效益,如发电等,但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
(1)归纳该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
(2)描述该国城镇空间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形成条件。
(3)据图说明甲地发展铝品加工工业的区位优势。
(4)简述修建大坝对该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意义,分析上游水量减少对入海口地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1-08 11:16: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要素相互关联示意图。下列有关图中①②③④对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洪水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
B.洪涝灾害加剧、调蓄洪水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C.调蓄洪水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D.粮食产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洪水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
同类题2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森林带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森林带在甲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背风坡气流下沉现象显著
B.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
C.沿岸台风活动频繁,降水较多
D.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小题2】目前,该森林带的面积正在大幅度减小,造成的后果最有可能是
A.自然灾害减少
B.全球降水增加
C.全球海平面下降
D.雪线高度上升
【小题3】下列开发方式中,有助于该森林带进行保护性开发的是
①设立国际基金
②建实木家具厂,生产高档家具
③建自然保护区
④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结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同类题3
毛细作用能使液体在毛细管内沿管壁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当气候干旱、地表缺水时,地下水可沿着土壤中的毛细管上升到地面附近。自然界中的铜元素存在于多种化合物,有的化合物如硫酸铜等可溶于水。原生铜矿的形成多与岩浆活动有关。纳米比亚是世界重要的产铜国,矿亚、渔业、畜牧业为传统支柱产业。M地为深水良港,一度成为重要的铜矿出口港。下图示意纳米比亚主要矿产分布及P地地下含铜量变化。
(1)P地地表附近含铜量高,简述其形成过程。
(2)简析M港成为重要铜矿出口港的原因。
同类题4
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 )
A.炎热干燥
B.干旱
C.降水丰沛
D.温和湿润
同类题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首市为湘西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中心,年降水量1440.5毫米,日照1382.5小时。下图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根据材料三,分析图示区域气候条件对该区域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农业区位因素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