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2012年10月20日,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启程,前往南极,11月初抵达澳大利亚西部城市珀斯的弗里曼特尔港口,进行给养补充。结合下面的澳大利亚西部陆地自然带分布图,“雪龙”号考察船从启航地开始到结束在北半球的航程中,沿途所见到的陆上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C.垂直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下图为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中甲、乙所代表的自然带名称写在下面相应空格里。
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
(2)分析珠穆朗玛峰南坡垂直地域分异明显的主要原因。
(3)简要分析珠穆朗玛峰南坡积雪冰川比北坡海拔低的原因。
(4)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的基带有何不同,为什么?

(1)将图中甲、乙所代表的自然带名称写在下面相应空格里。
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
(2)分析珠穆朗玛峰南坡垂直地域分异明显的主要原因。
(3)简要分析珠穆朗玛峰南坡积雪冰川比北坡海拔低的原因。
(4)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的基带有何不同,为什么?
下图为某大陆山地植被类型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判断N地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小题2】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小题1】据图判断N地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A.常绿阔叶林 | B.高寒荒漠 |
C.针叶阔叶混交林 | D.高山灌木丛 |
A.北美大陆 | B.南美大陆 |
C.欧洲大陆 | D.非洲大陆 |
下图为我国三个地区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小题2】引起甲、乙、丙三地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图中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丙—甲—乙 | B.甲—乙—丙 |
C.甲—丙—乙 | D.乙—丙—甲 |
A.热量 | B.水分 |
C.坡向 | D.地形 |
读藏羚羊生存环境与数量变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字母a、b、c、d表示的内容为上升或增加的是
【小题2】藏羚羊的数量波动,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小题1】图中字母a、b、c、d表示的内容为上升或增加的是
A.a、b | B.c、d |
C.a、c | D.b、d |
A.生产功能 | B.平衡功能 |
C.消费功能 | D.改造功能 |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大面积引种了速生桉。下图中甲、乙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种植速生桉后,当地
【小题2】引起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种植速生桉后,当地
A.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 | B.地下水水位上升 |
C.沼泽补给水源更加稳定 | D.沼泽面积扩大 |
A.速生桉改善了土壤肥力 | B.速生桉消耗了大量地下水 |
C.速生桉调节气候作用显著 | D.速生桉涵养水源作用显著 |
叶是植物的物质-能量代谢最旺盛的器官之一。其形态生长特征是对环境中的光、温、水、肥等生态因子综合适应的结果。根据植物叶面积与光、水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可以预测不同光照与湿度条件下植物叶片的最佳大小。下图为植物叶面积与光、水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判断最佳的叶面积为
【小题2】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

【小题1】据图判断最佳的叶面积为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光合作用 | B.蒸腾作用 | C.呼吸作用 | D.分解作用 |
读某国地理要素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表示的内容是
【小题2】该国最有可能是

【小题1】甲表示的内容是
A.河流长、水流急 | B.河流短、水流缓 |
C.河流长、水流缓 | D.河流短、水流急 |
A.印度尼西亚 | B.英国 | C.日本 | D.新西兰 |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同一山体的垂直自然带,又有阴坡和阳坡的明显差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四幅图示中,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小题2】下列山地的相对高度接近,但由于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自山麓到山顶垂直地域分异也不相同,判断其中所处纬度最高的是
【小题1】下列四幅图示中,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A.![]() |
B.![]() |
C.![]() |
D.![]() |
A.![]() |
B.![]() |
C.![]() |
D.![]() |
“太白积雪六月天”是有名的关中八大景之一,秦汉时期即开始流传。太白山是秦岭主峰,沿S线保存有较完整的第四纪冰川地貌。下图为太白山地区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太白积雪六月天”中的“六月”期间,太白山
【小题2】有关s沿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3】积雪、阴雨、寒冷对考察太白山冰川地貌非常不利。综合考虑,考察太白山冰川地貌最好的月份是

【小题1】“太白积雪六月天”中的“六月”期间,太白山
A.气温最高 | B.雪天最多 |
C.昼长渐长 | 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
A.北侧积雪期长于南侧 | B.北侧降水量大于南侧 |
C.北侧紧邻温带落叶阔叶林,南侧紧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D.北侧和流水量大于南侧 |
A.1月 | B.3月 | C.7月 | D.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