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2年10月20日,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启程,前往南极,11月初抵达澳大利亚西部城市珀斯的弗里曼特尔港口,进行给养补充。结合下面的澳大利亚西部陆地自然带分布图,“雪龙”号考察船从启航地开始到结束在北半球的航程中,沿途所见到的陆上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2-27 09:12: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小题2】影响上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条件
C.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D.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同类题2
下图为“某代表团的亚、欧、非考察路线和活动区域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沿途①和③、②和③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地形 ④洋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从③→④→⑤体现自然带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同类题3
读图,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最能反映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A.图中①-②-③的变化
B.图中③-④-⑤的变化
C.图中①-③-⑤的变化
D.图中①-⑥的变化
【小题2】图中⑤处的天然植被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温带荒漠
同类题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选项中A、B、C、D自然带类型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A. 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小题2】A→B→C→D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
A.经度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同类题5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带。
(2)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分异规律。
(3)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