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欧洲传统民居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西部的墙壁的厚度变化规律。关于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差逐渐变小
B.纬度越来越高
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D.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2013年1月上旬乙岛气温高达40℃,极端高温引发了森林大火,该岛经济损失严重。图中丙湖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不到120毫米,而年蒸发量达2 500毫米,湖泊经常干涸。
材料三 甲河的主要特点是河流源于降水丰富的东部高地,流经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的广大平原地带,导致中下游流量较小,为使中下游发展农牧业,当地修建了引水工程,但在引水灌溉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生态问题,下图为灌溉增加引起的生态问题示意图。

(1)分析乙岛西侧受森林大火的影响较小的自然原因。
(2)分析丙湖地区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的原因。
(3)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甲河流中下游引水灌溉面积增加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在某一地质时期与近现代的植被分布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P表示的典型植被是(  )
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草原D.热带季雨林
【小题2】与近现代相比,该地质时期(  )
A.热带范围明显扩大
B.森林分布范围更广
C.降水丰富,气候更湿润
D.处于冰期,气候更寒冷
【小题3】图中地质时期植被的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主要特征及产生的原因是( )
A.异常干旱,因地处内陆,又有高原对水汽阻碍B.大风,地处背风坡
C.沙漠广布,地处副热带高压带D.风力很大,畜牧业为主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地的气温、降水量随地形 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雪线高度约为5 000米B.冬季温差比夏季温差大
C.气温最低的地方降水量最丰富D.甲坡自然带比乙坡复杂
【小题2】图中处于山麓地带的乙地,其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
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林木线,简称为林线,亦有人称之为“森林界线”。该线是指分隔森林因气候、环境等因素而能否生长的界线。在该线以内,森林植被可如常生长;然而一旦逾越该线,大部份森林均会因水分、气温或其他气候原因而无法生长。林木线有时也会受地形影响。 
材料二 高山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下图为我国高山林木线海拔等值线分布图及阴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单位:米)。 

(1)甲地为阴山,分析阴山南北坡林线高度差异及其原因。 
(2)描述图中90゜经线以西林木线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分析阴山对南侧河套平原种植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永久冻土带融化,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植物提早开花,昆虫提早出现……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冰川消融对我国青藏地区造成的影响是( )
A.导致山地雪线下降B.改变冰川生态环境
C.缓解气候寒冷程度D.改善农业生态条件
【小题2】资料反映出地理环境的( )
A.复杂性B.整体性C.稳定性D.差异性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土壤有机物含量的高低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通常通过测定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来换算,下图为内蒙古草原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内蒙古草原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
A.纬度地带分异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垂直地带分异D.地方性分异
【小题2】影响内蒙古草原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降水B.风力C.气温D.地形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活跃着十几万的浙江人,对沿线社会经济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近年来一批浙江人在当地(虚线范围内)河谷地带承包大片农田种植棉花,然后就近加工成棉纱、棉布或衣服销售到沿线区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1)说出古丝绸之路经过的主要自然带。
(2)分析在当地农工商结合发展棉花产业的区位优势。
(3)十几万浙江人活跃在当地,阐述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雅安市是四川省西部的地级市,素有“川西咽喉”之称。雅安自古多雨,有“西蜀天漏”之说,俗语“雅无三日晴”,号称“雨城”。2015年7月13日,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在四川开工,该水电站坝高314米,为世界第一高坝。大渡河在规划建设28级梯级水电站后,教科书里“水流湍急,高山峻岭”的大渡河已不复当年的模样。下图为四川部分地区简图。

(1)雅安“雅无三日晴”,号称“雨城”,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2)简述大渡河大规模水电开发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衣江的河流特征。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