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在某一地质时期与近现代的植被分布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P表示的典型植被是( )
A.常绿硬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草原
D.热带季雨林
【小题2】与近现代相比,该地质时期( )
A.热带范围明显扩大
B.森林分布范围更广
C.降水丰富,气候更湿润
D.处于冰期,气候更寒冷
【小题3】图中地质时期植被的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2-11 07:02: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7月份经过世界某区域的一条等温线分布 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图中等温线东、西段走向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位置、地形
B.海陆位置、洋流
C.太阳辐射、洋流
D.太阳辐射、地形
【小题2】关于图中甲、乙、内三地降水量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甲<乙<丙
同类题2
气温在垂直方向的变化一般分两种情况,有水汽凝结时遵循湿绝热变化规律,无水汽凝结时遵循干绝热变化规律,湿绝热变化过程中随着水汽凝结会有热量的释放,导致其气温垂直递减率偏低。图为某山体两个坡向气温垂直分布理论模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该图表的判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反映的是湿绝热变化规律
B.曲线b现象一般出现在迎风坡
C.曲线a①至②区间的变化是因为水汽蒸发吸热导致
D.500m以上,海拔越高,两个坡向气温差异越大
【小题2】在海拔1000m处,两个坡向的气温差异最接近
A.5℃
B.9℃
C.14℃
D.19℃
【小题3】下列地理现象,与曲线b无关的是
A.华北平原的干热风
B.大分水岭西侧草原植被
C.金沙江干热河谷
D.天山南麓的绿洲
同类题3
下图是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②的气候类型是
,自然景观
① ② ③ ④的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这在北半球的
(填“高"或“中”或“低")纬度地区比较明显。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A:① ② ③ ④B::④ ⑤ ⑥)的变化,产生该变化的原因是
。
(4)请写出①、②、③分别代表的自然带。
①
②
③
(5)福建省可能在上图的
(填代号)所示自然带范围内。
同类题4
读气候与植被的关系示意图(见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稀树草原的形成最主要是
A.深居内陆,难以受海洋影响
B.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
C.终年受高压带控制
D.受地形的影响
【小题2】亚寒带针叶林带属于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同类题5
读“某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示意图”
【小题1】该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主要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小题2】与甲区域比较,乙区域该气候类型的分布()
A.纬度低,受地形和季风环流影响
B.纬度高,受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
C.纬度低,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
D.纬度高,受海陆位置和暖流影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