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林木径级是指森林中原木的直径值,通常用cm来表示。要保证制材企业的经济利润和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最适宜采伐的原木径级为18-40cm。下图为我国长白山北坡岳桦林种群林木径级随海拔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长白山北坡岳桦林不同海拔径级株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2】从开发和保护角度出发,长白山北坡具有采伐价值的岳桦林主要分布在( )

【小题1】影响长白山北坡岳桦林不同海拔径级株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 B.降水 | C.光照 | D.风速 |
A.原木径级10-20cm的2000米附近及以下山地 |
B.原木径级30-40cm的1800米附近及以下山地 |
C.原木径级35-40cm的1900米附近及以下山地 |
D.原木径级17-35cm的1900米附近及以下山地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2】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

【小题1】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土壤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D.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蒸腾加强 ③库区蒸发量增大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小题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小题3】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

【小题1】关于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蒸腾加强 ③库区蒸发量增大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①④③② | D.②④①③ |
A.整体性特征 | B.区域性特征 |
C.差异性特征 | D.不稳定性特征 |
A.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
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
C.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 |
下图为北非五国正在建设的“绿色坝工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绿化工程最适宜栽植的树种是
A.落叶阔叶林 | B.常绿硬叶林 |
C.常绿阔叶林 | D.针叶林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规律 |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够成立一个有机整体。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重要因素,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气压带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风带)该地是__________________风向。(2)B、C、D、E的气候类型分别B______C_____D _______ E _____,由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填字母)(3)②、④、⑦所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②_____④____⑦_____。有一种气候形成了两种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______(填数字)。

(1)在“气压带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风带)该地是__________________风向。(2)B、C、D、E的气候类型分别B______C_____D _______ E _____,由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填字母)(3)②、④、⑦所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②_____④____⑦_____。有一种气候形成了两种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______(填数字)。
下图为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气候与土壤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的原因是( )
【小题3】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的是( )

【小题1】有关气候与土壤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少 |
B.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作用和微生物分解作用都较快 |
C.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多 |
D.气候只能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 | 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 |
C.光热条件差 | D.水分条件差 |
A.气候湿热、草类茂盛 | B.气候湿热的热带森林 |
C.气候相对寒冷的草原地区 | D.气候相对寒冷的森林地区 |
生物演化说明了( )
A.只能说明某一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对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 |
B.只能说明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变化的影响 |
C.生物演化与整体环境演变无必然联系 |
D.既说明某一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对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又说明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变化的影响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所处的温度带可能是( )
【小题2】导致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景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1】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所处的温度带可能是( )
A.温带 | B.亚热带 |
C.热带 | D.亚寒带 |
A.热量条件 | B.水分状况 |
C.水热差异 | D.土壤差异 |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小题2】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3】下列有关交通线区位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垂直分异规律 |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A.地形因素 | B.大气环流 |
C.太阳辐射 | D.洋流因素 |
A.铁路、公路的选线要尽可能避开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多发区 |
B.平原地区的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多 |
C.公路在缓坡地上呈“之”字形弯曲 |
D.自然因素是交通线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