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判断题 更新时间:2017-05-09 04:10: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图中A地植被类型是 ( )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阔混交林
同类题2
读甲、乙、丙、丁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丁三地位于我国。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丁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丁>丙>乙>甲
B.丁>乙>丙>甲
C.乙>丁>丙>甲
D.甲>丙>乙>丁
【小题2】形成丙图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
【小题3】乙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阴坡,蒸发弱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同类题3
岷山为强烈隆升的褶皱山地,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有现代冰川分布。岷江上游主要流经岷山山区,属于干旱河谷地带。林树下线指森林带的最低海拔高度线,岷江上游林树下线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干旱河谷上部地带。岷江上游山区是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实施区域。下图为岷江上游山区林树下线与坡向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林树下线的分布说明北坡比南坡
A.冷湿
B.冷干
C.暖湿
D.暖干
【小题2】1999---2009年林树下线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B.气候变冷,蒸发增多
C.退耕还林工程见成效
D.乱砍滥伐现象依然严重
同类题4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①②③依次代表( )
A.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C.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小题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基带)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小题3】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量
B.大气环流
C.热量
D.太阳辐射
同类题5
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
D.灌丛荒漠带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