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主要和降水强度、地面坡度、土地利用方式、土质状况有关。某校学生利用下左图所示实验装置开展了水土流失成因探究的四次实验,四次实验只有下右表所列的条件有变化,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束后坡面上都有残留沙土。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四次实验结果可能会是
①b>a>d>c ②d>b>c>a ③b>d>a>c ④b>c>d>a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降水对风化的影响 | B.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
C.冲积扇上河流改道 | D.完整的水循环环节 |
地壳运动及外力作用是影响黄河冲积扇沉积物剖面特征的主要因素。在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下,沉积过程在时间上是连续的;而地壳运动则会破坏这种连续性,使沉积岩层出现厚度差异,甚至出现岩层缺失的情况。下图中,图a示意黄河冲积扇分布及城市A至城市B一线冲积扇剖面;图b示意城市C附近理论与实际沉积岩层剖面及位置。


(1)图a所示区域内黄河曾多次决口改道,简析该区域黄河易决口改道的自然原因。
(2)城市A至城市B一线的沉积颗粒物粒径呈现由大渐小的分布特征,请说明其形成原因。
(3)据图b可知:与理论上的第四纪沉积岩层相比,C城市实际第四纪沉积缺失岩层P1,请从地质作用角度推断其原因。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及相关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地貌为河漫滩平原,它是流水侵蚀作用的产物 |
B.枯水期时,农民常在丁处种植小麦、油菜 |
C.丙处地形平坦,村落布局呈“条带式” |
D.7、8月乙处易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
A.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 B.蒸发加剧,降水量减少 |
C.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 | D.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增大 |
下图为某三角洲上游部分河段示意图,实线表示7月该河段河面的平均宽度,虚线表示1月该河段河面的平均宽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河流的乙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搬运 | B.堆积 | C.侵蚀 | D.风化 |
A.水循环7月比1月活跃 | B.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
C.1月输送的泥沙少于7月 | D.植被以常绿硬叶林为主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不同季节、不同河段河床受侵蚀或者堆积作用影响变化明显。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河段河床升高,以东河段河床降低。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的重要措施。

(1)简析缩窄江道前丰水期仓前以东河段河床的变化特征及原因。
(2)简述缩窄江道后钱塘江河口水文特征的变化。
(3)简析缩窄江道对该区域防洪的不利影响。

(1)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2)图中M地葡萄种植广泛,且葡萄的含糖量很高,试分析其原因。
(3)据统计,图中河流河口三角洲每年都向外延伸很多,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乙相比,甲时期河口区( )
A.含盐量高 | B.来沙量少 |
C.水位低 | D.径流量大 |
A.利于海水自净 | B.不利泄沙排洪 |
C.阻碍鱼类洄游 | D.增强航行安全 |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风沙地貌发育普遍且典型,河岸两边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沙坡地独特景观。以河漫滩为依托,沿山坡爬升,常形成高差大于200米的爬升沙丘。雅鲁藏布江是一条流淌在沙漠上的江,简称为“沙江”,两岸河谷平原宽广,形成辫状水系,中游汇集了几条主要支流。流域内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流域土地总面积的13.1%,且沙漠化具有继续发展的趋势。这里阡陌相连,人烟稠密,是西藏最主要的和最富庶的农业区。图甲示意雅鲁藏布江,图乙为“沙江”景观。


(1)比较雅鲁藏布江上游和下游补给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多形成辫状水系的原因。
(3)说明雅鲁藏布江河谷爬升沙丘形成的过程。
(4)说明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近年土地沙化面积增加的原因。
格尔木河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南部,下图示意格尔木河流域内干流及附近河流分布,图中数字为某一时期内洪水期地下水水位平均上升幅度。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甲处水位上升幅度较高,主要是因为
A.降水丰富,地下水补给量大 |
B.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耗水量少 |
C.地下岩层埋藏深,储水量大 |
D.沉积物厚度大颗粒粗,下渗强 |
A.河水污染较严重 | B.河水携带盐分较多 |
C.地下水水量大 | D.地下水水温高 |
三峡水利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发现,库区段泥沙淤积强度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图a),而库尾段则淤积最严重。库区的淤积沙源主要来自江津(海拔200m左右)以上的河段,同时消落带(图b)的土壤侵蚀也十分严重,正成为库区的重要沙源。日益严重的泥沙淤积威胁着重庆市航运业的发展,相关学者感到十分忧心。

(1)归纳三峡常年库区段泥沙淤积区的分布特征。
(2)说明库尾段成为三峡库区泥沙淤积最严重地区的主要原因。
(3)分析消落带在夏季土壤侵蚀特别严重的原因。
(4)结合图示,说明泥沙淤积对三峡库区航运业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