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

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
A.岩石性质 | B.通航里程 |
C.地质构造 | D.降水多少 |
边石堤是在坡地或沟谷中形成的小型梯田状或堤状的堆积物。它们呈孤形向外弯曲,并由上往下呈阶梯状下降,堤内积水成池。其形成与地表水流运动受阻、水体中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沉积等因素有关。下图示意边石堤的纵剖面。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边石堤的纵剖面图:1.边石堤 2.碳酸钙堆积物 3.边石池
【小题1】下列因素中,对边石堤的形成影响最小的是( )A.粗糙或不规则的地表 | B.湿润多雨的气候 |
C.可溶性岩石广布 | D.较高的植被覆盖率 |
A.水流量越大,边石堤规模越大 |
B.流速越慢,边石堤规模越大 |
C.水质越好,边石堤的生长速度越快 |
D.水温越高,边石堤的生长速度越慢 |
A.冰塔林 | B.黄土高原 |
C.冲积扇 | D.流石滩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叙利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2)简析该区域城镇大多集中于西部沿海的主要区位条件。
(3)结合图信息,从环境整体性角度简析辫流的主要成因。
(4)指出利用卡拉克运输的缺点,并推测“让驴驮上,再返回北方”的原因。
(5)根据图示信息,从产业的角度指出叙利亚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材料一:在幼发拉底河下游平原上、宽广的河谷中河道分叉,发育了大量的辫流(由许多汊流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辫的水系)
材料二。两河顺流运输的传统工具是卡拉克——一种用充气山羊皮支撑的木筏。卡拉克的运载量约35吨,包括人和驴。在幼发拉底河上,从上游至下游旅程,取决于河流的状况,通常持续10日至3周多。到达目的地后,木筏被拆卸,货物和木材卖掉,将羊皮内的空气放出,让驴驮上,再返回北方。
材料三:图1为幼发拉底河沿岸部分区域图,图2为下游辨流示意图,图3为古代交通工具羊皮木筏图。



(1)描述叙利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2)简析该区域城镇大多集中于西部沿海的主要区位条件。
(3)结合图信息,从环境整体性角度简析辫流的主要成因。
(4)指出利用卡拉克运输的缺点,并推测“让驴驮上,再返回北方”的原因。
(5)根据图示信息,从产业的角度指出叙利亚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某科研小组在黄河兰州段南岸马滩附近选取了1个代表性剖面进行高密度采样研究,下图示意黄河兰州段河漫滩沉积物平均粒径(Mz)的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粒度测定,第15层以中砂为主,则第12层的沉积物主要是( )
A.粗砂 | B.细砂 |
C.极细砂 | D.粉砂 |
A.第12层>第3层>第1层 |
B.第2层>第5层>第10层 |
C.第14层>第7层>第9层 |
D.第8层>第9层>第13层 |
A.河漫滩形成后期,较易发生洪水 |
B.马滩河漫滩的洪水主要是冰川融水较多造成的 |
C.河漫滩形成前期,洪水发生频次高 |
D.随着洪水侵蚀,河漫滩的海拔会逐渐降低 |
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2月13日,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类水质以上,“双封闭”渠道设计确保沿途水质安全。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下图)。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
2014年12月13日,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类水质以上,“双封闭”渠道设计确保沿途水质安全。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下图)。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地貌是
【小题2】形成甲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小题3】影响甲地貌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甲地貌是
A.冲积扇 | B.洪积扇 |
C.三角洲 | D.河漫滩 |
A.风化作用 | B.流水侵蚀 |
C.风力堆积 | D.流水堆积 |
A.流量 | B.风速 |
C.地形 | D.植被 |
下图为黄河某河段河谷剖面图,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6个堆积面T1—T6。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小题1】与其他堆积面形成时期相比,T6形成时期( )
【小题2】T1—T4形成时期,东岸未形成堆积面的原因最可能是东岸( )

【小题1】与其他堆积面形成时期相比,T6形成时期( )
A.河曲不发育 | B.河谷最为宽阔 | C.两岸以沉积作用为主 | D.地壳稳定时期较短 |
A.位于凸岸 | B.泥沙较少 | C.位于凹岸 | D.基岩岩性坚硬 |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山南麓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地的自然地貌是
【小题2】图中甲地7、8月份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小题3】防御甲地春季主要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是

【小题1】图中甲地的自然地貌是
A.河口三角洲 | B.山前洪积扇 | C.峡谷 | D.台地 |
A.地震 | B.崩塌 | C.山洪 | D.干旱 |
A.种植造林 | B.拆除库坝 | C.禁止开矿 | D.人工增雨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a、c两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分别是( )
【小题2】a区建于河流上游地势较低处,b、c、d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原因是( )

【小题1】在a、c两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分别是( )
A.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 | B.洪(冲)积扇、三角洲 |
C.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 D.三角洲、河漫滩平原 |
A.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平坦之处,水运便利 |
B.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 |
C.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容易获取淡水资源 |
D.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平坦处,有利于引进河流淡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