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是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在正常情况下,河流阶地越高,年代越老。下图示意延川黄河蛇曲地质遗迹发育的河流阶地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多级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
【小题2】图示黄河河床位于( )
【小题3】图示黄河东西两侧相比( )
①东侧岩层相对上升 ②东侧岩层相对下降 ③西侧没有黄土堆积是因为海拔高,遭受侵蚀 ④西侧阶地少是因为岩层坚硬

【小题1】图中多级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
A.地层间歇性下降、流水侵蚀 |
B.地层间歇性抬升、流水堆积 |
C.层间歇性下降、流水堆积 |
D.地层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 |
A.背斜顶部 | B.断层线附近 |
C.向斜槽部 | D.板块分界线附近 |
①东侧岩层相对上升 ②东侧岩层相对下降 ③西侧没有黄土堆积是因为海拔高,遭受侵蚀 ④西侧阶地少是因为岩层坚硬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河道整治中,需要统计河流的冲淤状况,冲刷大于淤积为负值,冲刷小于淤积为正值。下图为三峡工程建成后,下游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累计冲淤状况预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时段内,城陵矶至武汉河段
【小题2】针对0~50年之间累计冲淤状况,该河段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小题1】图示时段内,城陵矶至武汉河段
A.一直以淤积作用为主 | B.一直以冲刷作用为主 |
C.先冲刷为主,后淤积为主 | D.先淤积为主,后冲刷为主 |
A.加固河堤 | B.疏浚河道 | C.植树造林 | D.修筑大坝 |
峡谷是在新构造运动和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谷地,是一种两壁狭长且陡峭、深度大于宽度的地貌景观。下图示意太行山峡谷横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形成最早的是( )
【小题2】太行峡谷形成的年代从早至晚依次为( )
【小题3】下列对峡谷地区的地质推断成立的是( )

【小题1】形成最早的是( )
A.石灰岩 | B.页岩 |
C.石英砂岩 | D.堆积砂砾石层 |
A.V形峡谷、U形宽谷、盘状宽谷 |
B.U形宽谷、V形峡谷、盘状宽谷 |
C.盘状宽谷、V形峡谷、U形宽谷 |
D.盘状宽谷、U形宽谷、V形峡谷 |
A.石柱地貌形成晚于孤峰 |
B.目前峡谷以流水侧蚀为主 |
C.峡谷处在火山地震带上 |
D.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 |
读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E两处中,适宜建港口的是 处,有淘沙、淘金处可能是 处。

(2)上面三幅图为上图中A、B、C三河段河谷的剖面图,能正确反映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______,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 和 。
(3)C处易形成________(地貌形态),简述其形成原因。

(1)图中D、E两处中,适宜建港口的是 处,有淘沙、淘金处可能是 处。

(2)上面三幅图为上图中A、B、C三河段河谷的剖面图,能正确反映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______,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 和 。
(3)C处易形成________(地貌形态),简述其形成原因。
下图示意某区域两个不同地质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河漫滩最宽阔的河段是( )
【小题2】前后两时期水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河漫滩最宽阔的河段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火山喷发 | B.侵蚀作用 | C.搬运作用 | D.堆积作用 |
河床像蛇一样弯弯曲曲,是一种以河水作用为主造就的地貌景观,被称为曲流地貌或蛇曲地貌。自由蛇曲也被称作迂回蛇曲;主要形成于宽广、开阔的地区(如图甲所示)。有些蛇曲沿崇山峻岭穿行流淌,这种类型的蛇曲叫做嵌入式蛇曲(如图乙所示)。通常情况下,乙是由甲演变面成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甲蛇曲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由甲蛇曲向乙蛇曲演化的地质过程是( )

【小题1】关于图中甲蛇曲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侧蚀作用较弱 | B.河流下蚀作用较弱 |
C.水流迂回是受河谷的限制 | D.地壳以上升运动为主 |
A.地壳缓慢抬升,水流加快,侧蚀加剧 | B.地壳缓慢抬升,伴随河流持续下蚀 |
C.地壳缓慢下沉,落差增大,下蚀增强 | D.地壳缓慢下沉,河流沿岸不断接受堆积 |
河漫滩是指位于河床一侧或两侧,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在洪水期才被河水淹没的河流滩地。下图为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段的河漫滩河床纵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容易形成河漫滩的河段是
【小题2】图中所示河段的流向为

【小题1】容易形成河漫滩的河段是
A.山区河流落差较大的河段 | B.流量季节变化大、地势平坦河段 |
C.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段 | D.流量季节变化大、崎岖峡谷河段 |
A.自东向西 | B.自西向东 | C.自南向北 | D.自北向南 |
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河谷形态差别很大,A处呈____形,B处呈___形。
(2)图中C处典型的河流地貌是________,该地貌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从扇顶到扇缘的地势变化情况是_______,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
(3)2012年与1949年比较,该地土地利用中_______面积减少,造成_________加剧,河口的_______(地貌)面积扩大。

(1)图中A、B两处河谷形态差别很大,A处呈____形,B处呈___形。
(2)图中C处典型的河流地貌是________,该地貌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从扇顶到扇缘的地势变化情况是_______,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
(3)2012年与1949年比较,该地土地利用中_______面积减少,造成_________加剧,河口的_______(地貌)面积扩大。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床物质颗粒划分标准。
材料二 下图为侵蚀、搬运、堆积和流速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流速。

材料三 某河流三个河床堆积断面图。

(1)分析材料一、二可知: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外力作用。对于粒径为0.001~0.01毫米的河床物质,流水作用则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外力作用,河流流速在100厘米/秒时对粒径大于10毫米的河床物质基本上没有____________作用。
(2)对比材料二、三,试判断A、B、C三个断面的流速大小为______________。如果三个断面分别对应河流上、中、下游,则A对应________河段,B对应________河段,C对应________河段。
(3)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一般情况下,流水速度越大,流水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越强;河流物质的粒径越大,________现象越明显。
材料一 河床物质颗粒划分标准。
项目 | 胶泥 | 泥 | 砂 | 砾 | 卵石 | ||||
细 | 粗 | 细 | 中 | 粗 | 小 | 大 | |||
粒径 (mm) | 0.001~0.01 | 0.01~0.1 | 0.1~0.2 | 0.2~0.6 | 0.6~2 | 2~6 | 6~20 | 20~60 | 60~200 |
材料二 下图为侵蚀、搬运、堆积和流速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流速。

材料三 某河流三个河床堆积断面图。

(1)分析材料一、二可知: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外力作用。对于粒径为0.001~0.01毫米的河床物质,流水作用则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外力作用,河流流速在100厘米/秒时对粒径大于10毫米的河床物质基本上没有____________作用。
(2)对比材料二、三,试判断A、B、C三个断面的流速大小为______________。如果三个断面分别对应河流上、中、下游,则A对应________河段,B对应________河段,C对应________河段。
(3)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一般情况下,流水速度越大,流水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越强;河流物质的粒径越大,________现象越明显。
河床中的岩石在水流的磨蚀作用下,往往形成很深的坑穴。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地貌学上称之为壶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壶穴常常形成于河流的特殊河段。有利于壶穴发育的是( )
【小题2】壶穴中常有丰富的生物,主要是因其( )

【小题1】壶穴常常形成于河流的特殊河段。有利于壶穴发育的是( )
A.河湾地段 | B.基岩松软 | C.裂隙发育 | D.岩性一致 |
A.水质洁净 | B.稳定半封闭 | C.光照充足 | D.水温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