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世界亚热带气候某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关于BB1显示的河谷地貌主要成因是
【小题2】关于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BB1显示的河谷地貌主要成因是
A.流水的溯源侵蚀 | B.流水的下蚀 |
C.流水的侧蚀 | D.岩层的断裂下陷 |
A.AA1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 B.BB1流速快,泥沙沉积作用显著 |
C.该河段有凌汛现象发生 | D.图中河段的流向为自南向北 |
河谷中常有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被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在正常情况下,阶地越高年代越老。读下列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小题2】早期的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早期人类选择在河流阶地居住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1】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A.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 B.地壳抬升流水沉积 |
C.地壳下降流水沉积 | D.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
A.水运便利 | B.便于农耕 |
C.军事防御 | D.文化传统 |
读图,完成各题:

(1)A、B处谷地对应的甲、乙断面是:A________,B________。
(2)该河流________资源丰富,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
(3)该河源头主要以流水________侵蚀为主,在B以下的河段既有________(侵蚀)作用,也有________(侵蚀)作用。

(1)A、B处谷地对应的甲、乙断面是:A________,B________。
(2)该河流________资源丰富,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
(3)该河源头主要以流水________侵蚀为主,在B以下的河段既有________(侵蚀)作用,也有________(侵蚀)作用。
扇三角洲是由临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上游到下游,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深 |
B.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大 |
C.图中的水体一定是海洋 |
D.发育在河流出山口处 |
A.流量比较稳定 | B.河道较浅 |
C.河流不易改道 | 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成渝经济区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面积约16.8万平方千米,人口近1亿。下图为我国成渝经济区所在区域略图。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我国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90年代中期以来,逐步扩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下图为重庆市部分年份工业产值构成图。

(1)上图中①处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著名地貌景观为 ,该处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有 。
(2)重庆酸雨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3)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
材料一:成渝经济区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面积约16.8万平方千米,人口近1亿。下图为我国成渝经济区所在区域略图。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我国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90年代中期以来,逐步扩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下图为重庆市部分年份工业产值构成图。

(1)上图中①处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著名地貌景观为 ,该处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有 。
(2)重庆酸雨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3)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小题2】图中所示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小题1】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A.峡谷 | B.三角洲 | C.沙丘 | D.河漫滩平原 |
A.三角洲平原 | B.河漫滩平原 | C.半山腰 | D.高山顶部 |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A.径流量大 | B.来沙量少 | C.盐度高 | D.水位低 |
A.向外海推移 | B.高度降低 | C.外坡受侵蚀 | D.体积增大 |
A.利于海水自净 | B.增强航行安全 | C.阻碍鱼类洄游 | D.不利泄沙排洪 |
三角洲是河流在汇入海洋、湖泊或其它河流时,因流速降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而成的。其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尼日尔河在中上游甲处湖沼地带形成了较明显的内陆三角洲,近年该三角洲有扩展的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尼日尔河内陆三角洲的扩展方向
【小题2】尼日尔河从巴马科到通布图

【小题1】尼日尔河内陆三角洲的扩展方向
A.向北 | B.向南 | C.向西 | D.向东 |
A.流量逐渐加大,携带更多泥沙在湖沼沉积 | B.流速逐渐加大,所携带的泥沙在湖沼沉积 |
C.植被覆盖率下降,入河泥沙不断减少 | D.地形渐趋平坦,流速减缓,泥沙堆积 |
科学家在黄土高原某地考察,研究土壤剖面发现最上面是黄土,下面土壤发红,最下面含有大量的鹅卵石,下图为黄土高地区某沟谷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黄土形成之前,这里的地理环境
【小题2】土壤发红反映当时的气候特点

【小题1】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黄土形成之前,这里的地理环境
A.荒漠 | B.水乡 | C.森林 | D.草原 |
A.炎热干燥 | B.温暖湿润 | C.寒冷潮湿 | D.寒冷干燥 |
(题文)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程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之比,称之为水面的纵比降。下图是黄河纵剖面图,完成下题。

1. 图中甲、乙、丙、丁所在河段纵比降最大的是

1. 图中甲、乙、丙、丁所在河段纵比降最大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