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未来,将围绕“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的发展愿景,进行产业
转型升级,提升土地利用的效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崇明岛是世界最大的冲积岛,解释崇明岛的成因。
(2)说出黄浦江河水的主要补给形式。
(3)根据资料,描述2015年上海市产业结构的特征。
(4)运用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原理,阐述上海市今后三大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在海边或河流边,我们有时会看到如下图的水工建筑,那就是“丁坝”。因为它一端与海(河)岸相接,另一端伸到水域中,与堤岸构成“丁”字形,因此叫“丁坝”。读以下两图,回答下面小题。

长江口横沙岛海塘丁坝分布图 某河段示意图
【小题1】左图中,长江横沙两岛修筑丁坝的主要目的是(   )
A.拦截泥沙B.防止河流冲击岸堤
C.便于发展水运D.便于撒网捕鱼
【小题2】右图河流中,最需要修筑丁坝的是(  )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局部河段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这一区域,哪种活动很难开展
A.观鸟B.划独木舟C.钓鱼D.漂流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谷形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较大B.河流流速较慢,排水慢,易加剧洪涝灾情
C.甲岸宜修建码头D.乙岸常形成河漫滩
【小题3】该河谷沿甲乙方向的横剖面接近下图中的
A.B.C.D.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地区一河流示意图及从甲地到乙地流水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信息显示出    (  )
A.河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B.丘陵山地的等温线向北凸出
C.甲—乙河段冬季有结冰期
D.河道a处河床坡度比b处缓
【小题2】近年甲处河流颗粒物粒径减小,可能是该区域(  )
①耕地面积扩大 ②降水量有所减少 ③植被覆盖率提高 ④大力开发旅游业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水流缓慢、河水清澈、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寮浮漂之地。某次中雨过后,河南小军来到下图所示河段垂钓。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漫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露水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军垂钓时
A.丁处河水较丙处混浊B.河中沙洲面积在扩大
C.堤坝的东侧较西侧容易垮塌D.堤坝上游河段,东侧河水较西侧深
【小题2】本次垂钓,钓钩最适宜投放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位于崇明岛上游的大通口水文站输沙量深刻影响长江入海口地形地貌的演变。图a为1985—2015年长江口北支水域面积变化及大通口水文站输沙量变化图,图b为长江部分水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大通口水文站输沙量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该水文站输沙量呈逐年减小的趋势B.1990年是大通口水文站输沙量最大年份
C.其输沙量变化反映上游生态的改善D.其输沙量减少完全得益于三峡大坝拦截
【小题2】关于近30年来长江口北支水域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北岸浅滩众多,大量围垦发展农业B.地转偏向力作用,长江口北岸泥沙沉积
C.北岸植被破坏,风沙掩埋更为严重D.海浪顶托作用强,入海口泥沙大量沉积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中亚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浸水桥是按常年水位设计桥梁标高,洪水时允许水流从桥面浸过的桥梁,图中地区的人们发现河水浸过图中桥梁时间多在每年3-4月。据此推断图中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最可能有(  )
①雨水补给  ②高山冰川融水补给  ③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小题2】图中浸水桥的桥梁一般都较低矮,下列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降低桥梁的建造成本B.阻止洪水时人们通行
C.制造人造的景观D.便于河流的泄洪
【小题3】当地居民常喜欢在涨水时到河边钓鱼,但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水流平缓,饵料丰富且易存留食物之地。据图分析图中最适宜垂钓的地点是(  )
A.①B.②C.③D.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考察了家乡的河流水文状况。他们查阅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绘制成家乡某河流域特征示意图(图甲)和①②两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径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图乙)。请你结合图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水循环的类型是 。该区城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2)能正确表示图甲中②水文站流量变化曲线的是图乙中的 ,理由是
(3)该学校可能位于我国 地区(填字母:a. 华北平原b. 青藏高原c. 珠江三角洲d. 长江中下游平原)。理由是
(4)位于入海口处的④地貌的名称是 。其成因是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中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 乙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流位于( )
A.东北平原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
【小题2】关于甲、乙两图中的描述及形成理由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图中B处的水位高于A处
②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刷力大,E岸河床较陡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向,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乙图中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时,是梅雨连绵造成的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 “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 回答问题。

(1)图中河流反映的水循环环节为____,下列关于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
A.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B.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
C.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D.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2)从流水的侵蚀方向看,图中①地河流以____侵蚀方式为主,②地以____侵蚀方式为主,②地河谷剖面形态为宽而浅的____型。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