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地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地貌名称分别是
【小题2】甲处地貌形成的原因是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地貌名称分别是
A.背斜、山岭 | B.向斜、谷地 |
C.背斜、谷地 | D.向斜、山岭 |
A.因受张力易侵蚀而成谷地 |
B.因槽部岩石坚硬不易侵蚀而成山岭 |
C.因槽部岩石堆积而成山岭 |
D.因流水冲刷岩石而成谷地 |
A.甲处适合建采石场 |
B.若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丁处为好 |
C.乙处适合建设大型水库 |
D.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丙处开采合适 |
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C、D四处,属于地垒的是 ,属于地堑的是 。
属于向斜的是 ,属于背斜的是 。(填字母)
(2)图中所示的褶皱和断裂构造主要是由于地壳的 运动造成的。
(3)图中D处的构造地貌名称是 ,成因是: 。
(4)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C、D处中的 处开采合适。
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址在B、C、D中的 处为好,其中 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水利工程。

(1)图中A、B、C、D四处,属于地垒的是 ,属于地堑的是 。
属于向斜的是 ,属于背斜的是 。(填字母)
(2)图中所示的褶皱和断裂构造主要是由于地壳的 运动造成的。
(3)图中D处的构造地貌名称是 ,成因是: 。
(4)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C、D处中的 处开采合适。
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址在B、C、D中的 处为好,其中 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水利工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甲、乙两地的地形: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甲、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2分)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2分)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隧道应选择在______地。

(1)甲、乙两地的地形: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甲、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2分)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2分)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隧道应选择在______地。
2010年4月以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________边界(填“生长”或“消亡”)。
(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________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________。
(3)冰岛火山喷发的烟尘缓缓向英国、挪威、德国、波兰等国飘移,“吹瘫”了欧洲空中交通,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到________风的影响。
(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________;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________。

(5)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方面。列举两点。(2分)


(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________边界(填“生长”或“消亡”)。
(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________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________。
(3)冰岛火山喷发的烟尘缓缓向英国、挪威、德国、波兰等国飘移,“吹瘫”了欧洲空中交通,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到________风的影响。
(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________;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________。

(5)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方面。列举两点。(2分)
读下图“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据图回答,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
B.②处构造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
C.③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
D.④处地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内力作用 |
下面两图中左图为地质构造示意图,右图为河流沉积与流速的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左图中地质构造①为________、②为________;河流地貌甲地为________、乙地为________。(4分)
(2)①处山地的形成,是因为________受到________,岩石比较坚硬,不易受到________作用;而两侧的地质构造表面受张力,容易________。(4分)
(3)据右上图信息,从流速和沉积物颗粒两方面比较甲、乙河流的差异。(2分)

(1)左图中地质构造①为________、②为________;河流地貌甲地为________、乙地为________。(4分)
(2)①处山地的形成,是因为________受到________,岩石比较坚硬,不易受到________作用;而两侧的地质构造表面受张力,容易________。(4分)
(3)据右上图信息,从流速和沉积物颗粒两方面比较甲、乙河流的差异。(2分)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闭合曲线为等高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地质构造分析,该地区是
【小题2】图中甲区域所示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小题1】从地质构造分析,该地区是
A.背斜 | B.向斜 | C.断层 | D.地垒 |
A.河流堆积而成山地 |
B.岩浆喷发冷却凝固而成山地 |
C.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相对较高而成山地 |
D.岩层受挤压隆起而成山地 |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第二大城市博克拉(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所释放的能量是汶川地震的1.4倍。截至2015年5月6日,地震至少造成7903人死亡,16390人受伤,中国西藏、印度、孟加拉国、不丹等地均出现人员伤亡。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地震发生时,博克拉的区时为
【小题2】当地震发生的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3】有关尼泊尔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当地震发生时,博克拉的区时为
A.16时11分 | B.12时11分 |
C.17时11分 | D.11时11分 |
A.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变快 |
B.眉山昼长夜短,但昼越来越短 |
C.加德满都昼夜平分 |
D.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在向北移动 |
A.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 |
B.西藏伤亡较小是因为震级比尼泊尔小 |
C.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 |
D.震源位于上地幔之中 |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鲁甸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云南地震频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位于
【小题2】震后,伴随着降水,区域内出现多处滑坡和崩塌等灾害。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小题1】云南地震频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位于
A.高原与盆地的交界地带 |
B.陆地与海洋的交界地带 |
C.板块与板块的张裂地带 |
D.板块与板块的碰撞地带 |
A.共同性 | B.差异性 |
C.整体性 | D.开放性 |
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下表,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区域可能属于
【小题2】对该地貌形成过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地点 | A | B | C |
海拔(米) | 500 | 250 | 600 |
某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米) | 421 | 3 | 412 |
【小题1】该区域可能属于
A.向斜谷 | B.背斜谷 |
C.向斜山 | D.背斜山 |
A.岩浆活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 B.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
C.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 D.变质作用、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