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图中字母表示不同的岩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所示地区( )
【小题2】甲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及地貌成因是( )

【小题1】上图所示地区( )
A.主要地质作用是地壳的垂直运动 |
B.有2处断层和6处褶皱构造 |
C.飞来峰的岩性与所处地区的岩性相同 |
D.E处岩层的年龄比P处岩层新 |
A.背斜上覆岩层岩性抗侵蚀能力弱,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
B.背斜顶部岩层张裂,抗侵蚀能力弱,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
C.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易形成谷地 |
D.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形成谷地 |
页岩气是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埋藏于致密的页岩层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其开采主要采用水平井和岩层压裂技术,下图为页岩气埋藏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页岩气与常规天然气相比
【小题2】对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使用可以

【小题1】图中页岩气与常规天然气相比
A.因受页岩油挤压,埋藏更深 | B.埋藏于断裂带,裂隙发育程度更高 |
C.游离性更强,开采难度更小 | D.分布于向斜槽部,有自生自储条件 |
A.改变地表形态,并可能导致地面沉降 |
B.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低碳效益较为明显 |
C.增加新能源比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D.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
2007年12月28日,中国与马拉维共和国政府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读马拉维及周边国家政区图,东非大裂谷附近的马拉维湖的成因是( )


A.火山喷发 | B.海浪作用 |
C.冰川侵蚀 | D.断裂下陷 |
读“世界主要山系分布图”和“全球六大板块分布图”,完成下题。


(1)我国西部的F处地震多发,简要分析其原因。
(2)D安第斯山脉是__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3)西亚的石油目前只能从海上运往我国,需经过东南亚重要的咽喉要道__________海峡。
(4)简比较A阿尔卑山系和C、D科迪勒拉山系对所在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不同影响


(1)我国西部的F处地震多发,简要分析其原因。
(2)D安第斯山脉是__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3)西亚的石油目前只能从海上运往我国,需经过东南亚重要的咽喉要道__________海峡。
(4)简比较A阿尔卑山系和C、D科迪勒拉山系对所在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不同影响
| 走向及产生的影响 | 温带海洋性分布范围大小 |
A山系 | | |
C、D山系 | | |
| | |
崂山,位于青岛东部海边,三面环海,岩石为花岗岩,经长期地质作用形成千姿百态的石景。图为崂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图,图中“花岗岩地貌”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 ( )


A.岩浆活动一固结成岩一侵蚀、搬运 |
B.岩浆活动一地壳运动一风化、侵蚀 |
C.岩浆活动一变质作用一沉积、成岩 |
D.岩浆活动一地壳运动一搬运、沉积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层中有丰富煤、天然气资源,则该地层往往( )
【小题2】乙处 ( )
【小题3】关于该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小题1】甲地层中有丰富煤、天然气资源,则该地层往往( )
A.含有化石 | B.有气孔和流纹构造 |
C.因高温、高压岩石结构、成分改变 | D.岩浆上升冷凝而成 |
A.位于大陆架上 | B.位于大洋海岭处 |
C.地质上为断裂构造 | D.地壳较厚 |
A.地壳活动频繁 | B.多地震,并易产生海啸 |
C.板块生长边界,海沟多 | D.岩层中常见火成岩 |
2012年6月24日,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突破了7 000米水深,并且在7 020米的最大深度成功坐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马里亚纳海沟形成类似于右图中的
【小题2】下列地形与马里亚纳海沟形成板块分布类型相同的是


【小题1】左图马里亚纳海沟形成类似于右图中的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地中海 | B.红海 |
C.喜马拉雅山 | D.落基山脉 |
(12分)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对下列问题作一些简要分析。

(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甲______ __,乙____ ____,丙___ _____。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褶皱构造上覆岩石是由_____ ___作用形成的。
(3) 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_______地,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_____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____地,原因是_______ __ 。

(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甲______ __,乙____ ____,丙___ _____。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褶皱构造上覆岩石是由_____ ___作用形成的。
(3) 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_______地,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_____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____地,原因是_______ __ 。
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地震至少造成7040人死亡,14123人受伤,中国西藏、印度、孟加拉国、不丹等地均出现人员伤亡。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尼泊尔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地处
【小题2】尼泊尔地震发生时,地球上与尼泊尔处于同一天的范围
【小题3】尼泊尔地震发生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1】尼泊尔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地处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地带 |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
A.多一半 | B.恰好一半 |
C.少一半 |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A.尼泊尔此时正处于雨季 | B.尼泊尔这天昼长夜短 |
C.北京正是沙尘暴多发的季节 | D.正是洛阳牡丹观赏的季节 |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江西北部的庐山进行山地考察,庐山大部分山峰海拔为1200~1500米,下图为庐山地质剖面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小题2】同学们在山麓看到的自然带是
【小题3】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变化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小题1】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 | B.褶皱弯曲 |
C.冰川堆积 | D.风力侵蚀 |
A.热带雨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C.温带草原带 |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 D.非地带性分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