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河流阶地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流两侧阶梯状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每一级阶地由平坦的或微向河流倾斜的阶地面和陡峭的阶坡组成。一条经历长期发展过程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由河流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见下图。

材料二: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河流在以侧向侵蚀为主扩展谷底的基础上,转为下切侵蚀为主加深河谷。前者形成河漫滩或谷底平原,后者将河床位置降低到河漫滩或谷底平原以下。下图a、b、c按顺序表示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材料三: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800~6200年。先民把村落选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它高出河床9米,西距浐河有800米。见下图。

(1)读材料1判断,河流阶地属于何种地貌类型?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
(2)读材料2,按a、b、c三个阶段顺序,简述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3)读材料3,先民把村落选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有何益处?
(4)长江三角洲的形成与河流阶地的形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请分别指出来。
材料一:河流两侧阶梯状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每一级阶地由平坦的或微向河流倾斜的阶地面和陡峭的阶坡组成。一条经历长期发展过程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由河流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见下图。

材料二: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河流在以侧向侵蚀为主扩展谷底的基础上,转为下切侵蚀为主加深河谷。前者形成河漫滩或谷底平原,后者将河床位置降低到河漫滩或谷底平原以下。下图a、b、c按顺序表示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材料三: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800~6200年。先民把村落选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它高出河床9米,西距浐河有800米。见下图。

(1)读材料1判断,河流阶地属于何种地貌类型?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
(2)读材料2,按a、b、c三个阶段顺序,简述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3)读材料3,先民把村落选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有何益处?
(4)长江三角洲的形成与河流阶地的形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请分别指出来。
黑龙江五大连池地区整齐排列着14座火山锥,火山下的石龙江串联着五个湖泊。左图为五大连池部分地区示意图。该地熔岩流地貌中常见喷气碟和喷气锥(右图),其形成与熔岩流经潮湿的地面密切相关。二百年前黑龙山火山喷发后,只有生命力顽强的火山杨等能在这里的焦土上生长,几十年后才有其它植物跟进生长,目前该地植被逐渐朝火山喷发前的类型恢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可知
【小题2】关于喷气碟、喷气锥的表述正确的是
【小题3】关于黑龙山植被叙述正确的是
①植被的垂直分异比较大②火山杨为其他植物跟进生长改善了条件③喷发前属于针阔混交林④火山焦土是火山杨生长的有利条件

【小题1】由图可知
A.五个湖泊都因火山口蓄水而成 | B.石龙江主要的流向是自南向北 |
C.火山群分布主要受断裂带影响 | D.火山群主要为西北—东南走向 |
A.多出现在火山口旁 | B.在黑龙山的数量要比在白龙湖畔的多 |
C.因流水侵蚀而形成 | D.均为熔岩随水蒸气喷出、堆积而形成 |
①植被的垂直分异比较大②火山杨为其他植物跟进生长改善了条件③喷发前属于针阔混交林④火山焦土是火山杨生长的有利条件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埃及白沙漠中,有众多高耸的白垩岩(石灰岩的一种)层屹立其中,仿佛巨大的蘑菇群,因此又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下图中白垩岩形成蘑菇状的地质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
B.风力侵蚀 |
C.风力沉积 |
D.风力搬运 |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岩石形成原因主要是外力作用的有( )
【小题2】岩层乙、丙和断层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小题3】花岗岩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可能形成的岩石是( )

【小题1】图中岩石形成原因主要是外力作用的有( )
A.页岩、大理岩 | B.砂岩、花岗岩 | C.页岩、砂岩 | D.花岗岩、石灰岩 |
A.乙、丙、丁 | B.丙、乙、丁 | C.丁、丙、乙 | D.丁、乙、丙 |
A.片麻岩 | B.砂岩 | C.板岩 | D.大理岩 |
下图为华山附近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华山的地质构造属于( )
【小题2】渭河平原土壤肥沃,与其相关的外力作用是( )

【小题1】华山的地质构造属于( )
A.背斜 | B.向斜 | C.地垒 | D.地堑 |
A.流水侵蚀 | B.流水沉积 | C.风力侵蚀 | D.风力沉积 |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下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
①碰撞挤压 ②张裂作用 ③生长边界 ④消亡边界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A.华北平原的形成 | B.日本地震的发生 |
C.青藏高原的隆起 |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
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A处的地貌类型为 ,图乙中的B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结合甲乙两图简析甲图所示主要地形的成因。
(2)运用所学原理,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分析该地区的番茄色红、质优的优势自然条件。
(3)请从地理位置、交通两方面,分析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
材料一 2010年我国正式设立喀什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2千米,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甲、乙两图为该地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 发展“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图甲中的A处的地貌类型为 ,图乙中的B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结合甲乙两图简析甲图所示主要地形的成因。
(2)运用所学原理,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分析该地区的番茄色红、质优的优势自然条件。
(3)请从地理位置、交通两方面,分析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
长江入海口附近的崇明岛海拔较低,形状不断变化。下图示意崇明岛的历史变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依据图中信息,判断崇明岛的主要生长方向是
【小题2】近年来,崇明岛扩大的趋势减缓,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南水北调工程通水 ②三峡水库的运行
③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④长江中游地区湿地萎缩明显

【小题1】依据图中信息,判断崇明岛的主要生长方向是
A.向西、向北 | B.向西、向南 |
C.向东、向南 | D.向东、向北 |
①南水北调工程通水 ②三峡水库的运行
③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④长江中游地区湿地萎缩明显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2年5月10日,中国自主建造的深海石油钻井平台“981号”在中国南海开钻。右图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最有可能储存石油的是( )
【小题2】下列关于南海海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最有可能储存石油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该海域岛屿上沙漠广布 |
B.该海域岛屿分布大面积寒带气候 |
C.该海域石油资源较丰富 |
D.该海域地壳比青藏高原地壳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