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北美洲曾经冰川广布,图中甲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


(1)据图推断甲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依据。
(2)描述图示半岛聚落空间分布特点。
(3)指出第四纪甲半岛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列四幅图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A.B.
C.D.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中地质构造成因是
A.岩浆活动
B.外力作用
C.地売运动
D.人类活动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形成的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下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
①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②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 ③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④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上图中扇三角洲
①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 ②水体水面上升则面积不断扩大 ③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缩小 ④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
【小题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
【小题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下图,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丁”罕坝是一段伸入河水(或海水)中的堤,与堤岸呈“丁”字形(如图),可减缓近岸水的流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图所示①、②、③、④四处最需建“丁”字坝的是 ( )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黄河下游多“丁”字坝,其主要作用是 ( )
A.防洪B.减淤
C.护堤D.防凌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图,该版面景观为桂林山水,具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被称为“四绝”。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桂林山水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
A.形象美B.色彩美C.动态美D.听觉美
【小题2】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冰川侵蚀作用B.海浪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D.流水溶蚀作用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沉积岩的岩石年龄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②①③D.②④①③
【小题2】对A、B两地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向斜成山B.B地背斜成谷
C.A地地下可能储藏有石油D.B地地下可能储藏有天然气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两个地区的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甲、乙两地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流水沉积、风力侵蚀B.流水搬运、冰川搬运
C.流水侵蚀、风力沉积D.海浪侵蚀、冰川沉积
【小题2】乙地貌可能分布在我国的(  )
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